前段時間杭州銅鑒湖舉辦了壹場聲勢浩大的“風筝節”,可惜等我反應過來,這場盛事已經結束快壹周,自己不禁莞爾。也因此想起曾經騎車誤入景區,就特意去硬盤裏翻出些老照片,在此希噓些遲到太久的紀念之詞吧。
當時其實是因爲導航失誤,我才不得不途經銅鑒湖另壹邊的“靈龍路”,但看到壹側有“缺口”似乎能直達景區深處,就情不自禁得“鑽”進去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馬平川”、“似火如荼”勞動的場景,許多工人和挖土機正各忙各的自顧不暇,旁邊的工作人員看到我這陌生人靠近也並沒多作理睬。可能剛開始種植花草吧不斷有車輛在中間穿梭 ,運輸苗木或者土壤。
正好看到不遠處還有電動車在前行,就迅速跟上,沒想到不知不覺就來到了銅鑒湖的“腹地”,遊船花海碼頭和露營營地的旁邊。目測應該是景區還在施工的緣故,加上非旅遊旺季遊客稀少,在這方面才相對寬容。所以不少附近居民拖家帶口過來玩耍,都喜歡騎電動車或者電摩,能輕輕松松少走幾百米甚至壹兩公裏路,誰會不樂意呢?
追溯銅鑒湖的曆史,它在漢時名“明聖湖”,宋時更名“石湖”,後又被稱爲“金牛湖”,由于錢塘江泥沙淤塞、圍湖造田,湖面壹度漸漸成爲陸地,能恢複成現在這副模樣,屬實不易。因爲“知名度”太低,和西湖,甚至蕭山的湘湖相比,這裏日常的客流都會少很多,只有當旁邊的雙浦花海正值花期,又或者公園裏舉辦大型活動,才會熱鬧壹點。所以它可算是杭州這座旅遊城市挺難得的,“景美人少”的好去處。
“亭台水榭、拱橋長廊”這裏應有盡有,環境既含山水交融的典雅和唯美,也不失江南園林的小巧和精致。如果慢慢遊玩,在這裏呆上壹整天也未必盡興。尤其現在裏湖的盡頭已經跟“杭州小冰島”(另壹個網紅打卡點,不知道的朋友可以翻閱我前文)打通,更是給出行路線增加了很多可能。
沿著“雲杉映波”全長1.3公裏的水上棧道壹直走,便是淡山腳下的另壹片花海,人行其間,更能感受到銅鑒湖的碧波蕩漾和花香四溢。而這些杉樹似乎有點“反季節”生長,等到秋冬時節,才會開啓先綠後黃的漸變色模式,倒也有趣。
這次“到此壹遊”純屬意外,所以全程沒有步行體驗,最深的印象就是遊客稀少,難得遇見人影,壹看也都是從附近趕過來“溜娃”的。雖然早就知道這裏冷清,但能冷清到這種程度,說實話還是有點出乎意料。(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照片視頻素材可約,謝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說,能在景區裏面穿梭壹趟,算是當天最大的意外收獲。爲了確認碼頭旁邊的石橋是否足夠牢固,我還特意先跟附近保安咨詢了壹下,得到肯定的回答後才小心翼翼地通過(銅鑒湖其實處在杭州禁摩圈的邊緣地帶,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往這裏走的)。
相信在我發文的時候,旁邊的工地也早就竣工“很多年”了吧,管理也會嚴格起來,個人建議騎友摩友還是別去嘗試了。除自駕外,當地的公共交通確實略顯不便,只有壹輛540路能直達(大概這也是造成它“人煙稀少”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