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年的北京车展结束了,这次车展给了我们很多惊喜,据了解,全球首发车117台,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0台、概念车41台,新能源车型278台。这远远超过了四年前的车展数据。

而近日乘联会发布的4月销量数据,既有惊喜也有惊吓!

先看惊喜,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53.2万辆,同比下降5.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67.4万辆,同比增长28.3%,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43.7%,同比增长1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4月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榜单来看,第一名的比亚迪销量为254131辆,同比增长31.1%,第十名是长城汽车销量为20352辆,同比增长48.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惊吓是什么呢?惊吓就是曾经的行业“大哥”北汽蓝谷公布了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的销量,4月旗下两个品牌极狐和北京汽车本月销量合计2882辆,同比下跌39.55%,1-4月销量合计13,004辆,同比下跌34.59%,4个月的销量甚至不如比亚迪2天的销量。

对于销量下滑的具体原因,对方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除了销量还有更让人吃惊的地方,4月27日,北汽蓝谷发布2023年财报。去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43.2亿元,同比增长50.5%;净亏损54亿元。这样的销量,这样的财报,让北汽蓝谷这个汽车品牌在汽车圈里,显得“聊胜于无”。

至于什么原因,北汽蓝谷解释为:一是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需要在产品、技术研发和品牌渠道建设等方面持续投入,短期内会一定程度影响业绩;二是旗下品牌销量仍在爬坡阶段,规模效应尚未显现,导致产品成本阶段性偏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这里,笔者不禁要问一句,您可是行业里的老司机了,曾经的“一哥”。

的确是这样,北汽蓝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最早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车企之一。

2018年,北汽蓝谷通过资产重组北汽新能源“借壳上市”更名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跃成为“A股新能源汽车第一股”,并在2019年实现了150601辆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连续七年领跑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相比之下比亚迪还是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时产品热销并不是其质量有多好,而是大势所趋,2017年前后网约平台开始大规模引入电车取代油车。EU系列纯电动车正好符合当时的要求,因此大卖。

其实在这时北汽蓝谷要是抓住机会,踏踏实实的把产品改善、做好,说不准一哥地位还能保住,但是,它选择了躺平。

紧接着产品问题爆发了,从相关网站可以看到关于北汽新能源产品电池故障、续航严重失实、转向失灵等投诉比比皆是。此外,还频频发生产品自燃事故。很快网约车平台开始抛弃北汽了。

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从2020年开始断崖式下跌,2020年和2021年分别只有2.59万辆和2.61万辆,同样比亚迪从这时开始崛起,同年的销量分别达到17.9万辆和59.4万辆。并且从2020年到2023年,北汽蓝谷每年亏损都在50亿以上,4年一共烧掉了220多亿。

眼看起高楼,眼见楼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汽蓝谷也自然着急了,因此,推出了极狐品牌ARCFOX,但是几年过去了,极狐品牌并没有挑起重担,甚至还有些“拖油瓶”的既视感。其失败的原因(当然,极狐不承认失败)是多重的,就拿其中一款产品阿尔法S HI版的售价高达40万元,注定与大众市场无缘。毕竟在基础都没打好的前提下,又谈何高端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着一个号练废了,再重新练一个的原则。北汽蓝谷要推出一款新车——享界S9。它是华为与北汽联合打造的鸿蒙智行第三个品牌,定位于豪华旗舰轿车,预计售价或50万元起,据企业相关人士透露,这是鸿蒙智行推出的首款行政级豪华轿车,将与奔驰S 、 宝马7系 参数 图片 )、奥迪A8竞争。

这是心里真有底气呢,还是无知者无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也很艰难。有极狐的前车之鉴,享界S9的路也不好走,当市场洗牌的速度不断加快,即使背靠北汽集团,北汽蓝谷也不能有任何侥幸之心。它该何去何从呢?迷茫还是困扰着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