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以色列举行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日活动,期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了讲话:

二战时没有国家援助犹太人,今天我们面对敌人,他们试图摧毁我们。

我要对世界各国的领导人说的是,任何压力,任何国际机构的决策,都无法阻止以色列自卫。

以色列不会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直至击败哈马斯。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强硬言论无疑投掷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他声称二战时期,犹太人并未得到任何国家的援助,孤立无援地面对了那段血腥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位以色列政要的言论,并不尊重历史事实,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这轻而易举的一句话,伤的不只是一个国家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塔尼亚胡在强调那个在二战中顽强生存的犹太民族,同时在向世界宣告:我们曾孤身对抗过历史的暴风雨,如今又怎会轻易屈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当我们回顾历史时会发现,内塔尼亚胡的“没有国家援助”一说,似乎有些站不住脚。

事实上,在二战那段黑暗的时期,并非所有国家都对犹太人的苦难视而不见。中国就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0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经发文指出,在二战期间,中国人民曾在上海为2万名犹太难民提供了庇护所,这无疑是对内塔尼亚胡言论的有力反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二战那段黑暗的历史中,曾经有一个中国人,像一束光,照亮了无数犹太人的逃生之路。他就是何凤山,一个默默无闻的外交官,却至少成为了至少4000名犹太人的救命恩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的维也纳,风云变幻,战争阴云密布。何凤山为犹太人送上了一个个签证,就像是一张张通往希望的船票,让无数犹太人得以逃离纳粹的魔掌,送上逃生的诺亚方舟。上海,也成为了他们的避难所。

每一张签证上都有何凤山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样一位英雄,当他1997年在美国旧金山去世时,只有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送去了花圈,而那些被他救助过的犹太人和组织,却一个也并未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历史总会为自己正名。2001年和2007年,以色列先后向何凤山颁发了“国际正义人士”“荣誉公民”的荣誉称号,并且在耶路撒冷为他立下一座纪念碑,肯定了他的杰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凤山先生,这位来自中国的“辛德勒”,曾经用他的善良和勇气,为犹太人点亮了生命的灯塔。如今在内塔尼亚胡的发言里,却成了“孤立无援”,“从未得到过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根据《档案春秋》的报道,瑞士、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多国都有正义人士向犹太难民伸出了援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历史细节,都在告诉我们,即使在那个最艰难的时刻,人性之光也未曾完全熄灭,国际援助也从未停止。

内塔尼亚胡的言论,是想为其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提供合理性或正当性。我们不否认犹太人在二战中所遭受的苦难,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它不容篡改,也不应被用作煽动民族情绪的工具。

内塔尼亚胡这一做法,无疑是在无视历史真相,公开亵渎曾救助犹太人的国家。

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犹太人曾经遭受过苦难,更应该体会并且痛恨平民被手无寸铁被伤害的行为。而以色列现在的做法,无疑是忘记了过去,把自己的悲剧凌驾在另一个民族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