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5年11月11日,一架伊尔-26的轰炸机出现在台湾的上空。飞机机尾着地,剧烈撞击导致机体受损严重。

飞机上出现的这三个人则被认定为“反共义士”,其中廉宝生不幸身亡。

直至28年后,压在廉宝生身上的“叛徒”之名终于被摘下,而他也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那么廉宝生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他又为何会被扣上“叛徒”的罪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廉宝生

三人“叛逃”台湾?

廉宝生于1938年出生在天津宁河,从小就有一个报效祖国参军的梦,于是他怀揣着梦想,踏上了从军道路。并在党的熏陶下,195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坦克驾驶员到空中战士的蜕变,廉宝生展现出了他超凡的毅力和决心。

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坦克驾驶员,更在空军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成为了一名通信射击员,并获得了中尉军衔的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廉宝生

命运的转折却在1951年11月11日这一天降临。在飞行训练营的一次日常训练中,驾驶伊尔-26轰炸机,从笕桥机场起飞。

李显斌是此时飞行训练中的驾驶员,李才旺是领航员,廉宝生是通信设计员。

起初,飞机在预定的训练航线上平稳飞行,但不久之后,廉宝生和李才旺就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迹象——飞机开始逐渐偏离了既定的轨道。

他们心中涌起一阵不祥的预感,意识到这架飞机正朝着一个陌生的方向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训练基地也发现了他们的异常轨迹,失去了与他们的联系,整个基地陷入了紧张和焦虑之中。

慢慢地他们惊恐地发现这架飞机竟然出现在了台湾的上空,并最终降落在桃源机场。

原来,这一切的背后主谋正是驾驶员李显斌。他利用这次飞行训练的机会,蓄意驾驶轰炸机投奔台湾,寻求个人的荣华富贵。

当时,台湾为了吸引所谓的“反共人士”,不惜投入大量的黄金作为诱饵。对于驾驶飞机前来投靠的“英雄”,台湾当局更是慷慨投入大量黄金吸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显斌

根据机型和能力的不同,给予的奖励也各不相同。李显斌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驾驶着飞机投奔台湾,希望借此换取巨额的财富和地位。

在这个事件是,廉宝生和李才旺是毫不知情的。原本他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训练,却没想到李显斌的心中早已埋下了背叛的种子。

当飞机逐渐偏离航道,向台湾方向飞去时,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惊恐和不解。飞机在台湾上空盘旋,最终准备降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显斌

但李显斌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为了换取更大的利益,他在降落时故意将机尾着地,造成了剧烈的震动。

他的目的就是除掉廉宝生,而他恰好在机尾,这一撞击让他瞬间身受重伤,李才旺双腿也受了伤。

飞机停稳降落之后,李显斌毫发无损地从驾驶室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愧疚和怜悯。

此时身受重伤的廉宝生看到这一幕悲愤交加,他不明白,李显斌为何要背叛自己的信仰和战友,为何要将他们置于死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才旺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在绝望中,廉宝生举起了手中的枪,对准了自己的胸口。他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做叛徒。随着一声枪响,廉宝生倒在了血泊中。

而李才旺因为配枪的撞针早已被李显斌偷偷卸掉,无法开枪反抗。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友离去,自己也被俘虏。

三人当中一死一伤。李显斌则带着满心的欢喜和贪婪,从台湾当局那里领取了高达2000两的黄金,并被授予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并未满足于此。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不断夸大自己的功劳,这下多亏了自己,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黄金。

台湾当局给出的说法是李显斌、廉宝生和李才旺这三个人,早就对大陆心生不满了,都是自愿投靠台湾的,他们都是“反共义士”。

这种政治宣传和歪曲事实的企图,也给廉宝生扣上“叛徒”的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求真相,恢复名誉

据曾经参加过廉宝生平反的孙培新回忆,当时廉宝生作为一名通信射击员,在看到飞机偏离跑道后,他应该曾一次又一次地向与地面发出呼叫。

不过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调查组认为应该是李显斌为了叛逃计划的顺利进行,将通信设备全部切断了,所以导致联系不上。

鉴于这份资料,戴在廉宝生头上多年的“叛徒”帽子也终于被摘下,对于廉宝生的哥哥廉宝忠来说,这还不够。廉宝忠一直想要追寻弟弟究竟是怎么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廉宝忠像往常一样正在忙碌工作,这时他的大女婿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廉宝生的名字在早年新闻里提到了,那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的!

这让廉宝忠惊喜不已,其中,一篇名为《原空军领航员李才旺从美国抵达上海》之中详细描述了当年那场风波的真相。

当年廉宝生被冠以“反共义士”的名头完全是子虚乌有,真正叛逃的是李显斌。而廉宝生,正是因为被切断通讯而无法阻止这一悲剧的发生。

而从李才旺曾说廉宝生这个人是爱国的,是不屈的。从他的话语中也可以得知廉宝生并不是“叛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才旺

1988年,廉宝忠意外收到了一份来自美国朋友寄来的报纸,那篇报道详细披露了多年前那场叛逃事件背后的真相,以及李显斌为了巨额黄金而向台湾“立法院”提出的申诉。

李显斌坦诚地承认,当年的叛逃行为完全是他个人行为,与廉宝生和李才旺两人无关。

他声称,廉宝生和李才旺是被他胁迫参与的,他们并没有选择权。

尤其是廉宝生,在叛逃过程中因身受重伤,眼见无法挽回局面,最终选择了以开枪自尽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李才旺,虽然被俘后选择了投诚,但他在整个事件中并未起到任何作用。而三人都贴上“反共分子”的标签,完全是出于当时的政治需要。

李显斌为了争取更多的黄金补偿,向台湾“立法院”提出了申诉。他认为自己作为叛逃事件的主谋,应该获得更多的黄金,这杯羹也不该跟他们一起分。

1990年,对于廉宝生“叛徒”的定性,也被修改为“因公牺牲的军人”。廉宝忠认为弟弟是自杀的,不应该被定为“因公牺牲”,而应该是烈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廉宝忠为弟弟的事情不断上诉,讨回公道。

1993年,也就是廉宝生同志牺牲的28年,事件终于有了最终结果,廉宝生不仅摘掉了“叛徒”的头衔,还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把廉宝生“接”回家

人们常说“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这是对于逝者最深沉的祝愿和尊重。

但廉宝生的母亲在生命走到尽头之际,心中仍充满了遗憾,她最终也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儿子廉宝生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她紧紧握住廉宝忠的手,将这一任务嘱托给了廉宝忠,如果完不成,就托付给下一代,直到将他接回家。

2016年7月,一条“桃源公墓拆迁,紧急寻找廉宝生家人”的帖子,引起了热议。

廉宝忠的儿子廉成刚得到消息后,赶忙与发帖的台湾友人联系,经过一路的奔波和辛劳,22日终于抵达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廉宝生的遗骨也被挖出送去火化,随后搭乘飞机回到了家乡,廉宝生的骨灰安葬在天津的烈士陵园里。

李显斌当时叛逃投诚后,,在叛逃投诚之后,一度成为台湾媒体的焦点,是台湾的宠儿。

短短三年间,他从空军少校一跃成为中校,荣耀与地位接踵而至。他的资产也迅速积累,名利双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显斌的辉煌并未持续太久,他后来却因非法集资,最终血本无归,所以才有了一纸阐述事实真相,索要更多钱财的报道。

1991年,身在加拿大的李显斌得知远在山东的母亲患病的消息,认为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国家应该早不追究他当年的行径了。

于是便安心地从加拿大回了国。谁知刚一到山东就被警方以投敌叛变的罪名逮捕入狱,李显斌也被判处了1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02年患病假释出狱后,最终在上海病逝。李才旺最终获得了国家的谅解,所以他相安无事地度过了最后的晚年生活。

李显斌曾经是一名备受瞩目的空军军官,却因一念之差而叛逃投诚。

他在台湾,他享受过短暂的荣耀和名利,但最终却因非法集资而身败名裂。他的经历,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让人唏嘘不已。

李显斌的人生也并非全然黑暗。他的叛逃和投诚,虽然给他带来了短暂的荣耀和名利,但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罪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监狱的漫长岁月里,他或许也曾在夜深人静时反思自己的过错,试图寻找救赎之路。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绝对的失败和成功,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罪恶,如何寻求救赎和改过自新。

结语

廉宝生的一生,是勇敢与智慧并存的典范。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为权势所动,不为利益所诱。

面对李显斌叛逃的行径,面对巨额黄金的诱惑,廉宝生始终不为所动,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大事面前尽显共产党主义的风范,面对投诚,他宁愿以死明志,绝不做出伤害国家的事。

哥哥廉宝忠,一生都在为弟弟廉宝生的名誉操劳。他不相信一个从小立志参军的人会做出背叛国家的行径。

他知道自己弟弟的品行,哪怕耗费多年,不管上诉多少次,不管找寻多少人,他仍旧不放弃,为恢复弟弟廉宝生的名誉四处奔走。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启示,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为权势所动,不为利益所诱。

我们应该要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要正视自己的错误和罪恶,勇于改过自新,寻求救赎之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