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赛事组委会负责人抱怨:“我们的参赛包居然因为里面装得东西少,遭到跑友投诉!其实该有的都没少,各大马拉松赛事比拼的不该是赛事竞赛管理么?”

他的话,道出当下大大小小马拉松赛事背后的一些讨巧和投机,无奈和偏差。毕竟,对一场马拉松而言,核心是竞赛管理,而不是将精力和资金都花在参赛包和完赛包上。

当一项赛事“只能”靠参赛包的“增值物品”来博取跑友的好感,打造赛事品牌时,这种做法,甚至可以说是借赛事打擦边球、强蹭各种周边余料,至少说明赛事偏离了主干道,能说是好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度的参赛包比拼,

偏离赛事核心竞争

最近一两年,国内马拉松赛事不管参赛包或完赛包越来越卷。从天南海北的跑友们晒出的视频可看一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合肥马拉松全马完赛包

比如去年拉萨马拉松,跑友称参赛包里是“史上最多物资”。比如济南马拉松除了“必备物品”外,还有一罐500ml的啤酒、一张景区门票、电影优惠券+免费爆米花、还有一张可能中百万大奖的彩票。江浙沪马拉松则发挥地域优势,小龙虾、螃蟹等成为营销预埋的“爆点”。

眼花缭乱的各类补给物资彰显各大赛事相互比拼和较劲的心思,主办方通过在“完赛物资”不停“攀比”,渴望赢得跑友口碑的同时,带来一波即时高效的传播。

这也给整个马拉松市场环境造成物资内卷、导致物资过剩的事实,为各大赛事带来一波不必要的内耗。

看国外马拉松,在参赛和完赛包的环节,一如既往走的是相对简约的风格。比如今年伦敦马拉松的参赛包里,除了号码簿,参赛服,别针加一个抽绳塑料袋之外再无它物。今年东京马拉松的参赛包更是“节省”,除了号码簿、地铁卡之外,连参赛T恤都需要付费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伦敦马拉松参赛包:号码簿,参赛服,别针加一个抽绳塑料袋。

一场马拉松好最好的参赛体验,不是你薅了多少羊毛、领取了多少福利,而是在赛道上体验到了严谨规范的赛事组织、专业的赛道设计和细致周到的赛事服务保障。

中国马拉松跑者享受着全世界最好的马拉松赛事服务,但同时难免出现些不和谐画面。比如刚过去的上海半马,有选手晒出拿走25支能量胶的图片引发一片哗然;在南京仙林半马比赛中,一位女选手因拿走四瓶功能饮料导致身前号码簿被遮挡,缺少终点计时器的成绩,最终导致了她成绩的取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后是赛事公司的窘境和无奈

中国马拉松赛事的主办方都由有当地政府主导,因此不管在体育局还是文体旅游局眼里,赛事是他们的工作业绩,口碑则决定他们得到的认可度。为了让万千跑友跑好,俘获他们的心,必须在各方面都下足功夫,创造良好的参赛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无锡马拉松参赛包清单

当下马拉松赛事也是大环境经济形势的缩影,在很多行业都开始过“紧日子”后,马拉松赛事也不能逃脱时代的命运。

除了为数不多的顶级赛事之外,很多赛事无法在市场环境里自我存活,得指望政府出手。

一位负责赛事运营的人员透露,省会城市马拉松现金投入在1200万到1500万元之间是必要的,1500万到1700万元的投入比较合理,如果有一些亮点和特色,整体运作下来预算至少要22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拉松赛事影像服务

当下马拉松市场开发难点很多,一旦无法抓住有限的招商工作时间内的“卖方市场”,将会陷入被买方“牵着鼻子走”的困难局面。

在“紧日子”大背景下,马拉松赛事跟前些年相比,其实不再是城市刚需,政府对赛事的补贴比过往有所减少。政府的出发点已变为“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所以动用一些力量筹集物资,让参赛包除了常规物品之外。有了很多难以想象和马拉松有直接关联的非常规物资。

换言之,现在的马拉松赛事想让政府掏钱的难度不断加大。赞助商也相对紧缩,出手不再阔绰,但马拉松办赛成本却不因“日子紧”而减少,反而有增无减。所以导致现在很多赛事背后有苦难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拉松比赛沿途补给站点

比如某省会城市的马拉松赛事赞助商是靠政府出面才帮搞定的。再看今年作为直辖市之一的天津马拉松,赞助商列表让人不禁为未来马拉松赛事的招商捏了一把汗。直辖市尚且如此,其他行政级别更低的城市马拉松赛事的走向又将向何方?

为何“紧日子”下,由奢入简的马拉松赛事在参赛物资上却出现了“攀比”风?

一方面政府要赛事呈现良好口碑,另一方面一些无法够级赞助商标准的诸多商家只能靠变相提供物资等服务来换取曝光。于是就有了很多和马拉松赛事看似关联性不大的很多“物品”。“风光”的背后,是赛事招商的窘境和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卷补给,容易带偏了马拉松

“ 豪华参赛包”“参赛包天花板”等字眼不断出现在跑友常出没的社交平台的内容标题之上,成为跟各赛事有指定合作、有不小流量效应的跑圈KOL的内容中。美其名曰,“赛事主办方太过贴心,在补给方面下足了功夫,也显示出他们为跑友服务的诚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武汉马拉松“豪华参赛包”

诚意不可抹去,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经历“野蛮生长”这个必经阶段后,目前仍处在“供不应求”“卖方”市场的国内马拉松赛事还将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自我沉浮。

从长远看,任何一场马拉松赛事能否打造成熟的赛事IP,关键看核心竞争力。而赛事竞争核心,不是取决于跑友晒出的参赛包获得三位数还是四位数的转赞评。

马拉松赛事的核心不是眼花缭乱的补给,也不是所谓的噱头宣传,是真正的赛道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滑动查看马拉松赛场上重要的医疗救援服务

拿上海半马来说,当一位跑者在20公里处倒地丧失意识,现场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苏醒仅用时30余秒,体现上海速度的同时,也体现出主办方把赛事服务做到极致的理念。

3月的名古屋马拉松,之所以成为女性跑者梦寐以求参加的赛事,在于主办方把对女性跑者的有关赛道体验和赛事关怀的所有细节都做到了极致。

做好赛事竞赛管理这个“根”,才是一项马拉松赛事成功的基石,其他的服务环节都属于“锦上添花”。

任何一场赛事,能想到给参赛者提供丰富的参赛包和完赛包,是件好事,却要搞清楚,这不是主旨。卷参赛包和完赛包,是一种浅层次的竞争,这样的风气,会将马拉松带偏了。

大家若以参赛包和完赛包的物料丰裕程度来评价一场赛事,那真是中国马拉松的悲哀。我们更愿意看到,跑友们追捧的是,赛事如何让参赛者跑得更安全、舒适,当然,这需要更深的功力。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主笔:默默

设计:viuviu

图片:笑拍影像(部分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