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
最近,沪苏浙两省一市协同发布的《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对示范区内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创新发展、江南水乡文化、公共服务等跨区域协同制度作出了全方位、多维度的规定。以示范区为载体,打造集中展示江南文明与文化的空间载体,对江南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世界意义加以提炼和展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意义。
原文:《共塑“以水为景”“以水为美”的江南水乡》
作者 |苏州城市学院太湖研究院副院长 陈璇
图片 |网络
从历史上看,江河湖海水网、塘浦圩田交织孕育形成了江南水乡最经典的人居环境和水乡聚落体系。示范区内的上海青浦区、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嘉兴市嘉善县,都是中国江南水乡最为经典的代表地区。从古至今围绕江河湖海的水利水运工程建设和圩田体系的农业灌溉系统建设,穿经插纬,构建了以太湖为底色,以大运河、长江等为经线,以太浦河、吴淞江、黄浦江等为纬线,大大小小湖泊镶嵌其间的江南水乡地质风貌,形成了自唐代以来“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的塘浦圩田体系,“吴江十八港、震泽七十二港”的溇港圩田体系,以及沿江地区治沙为田的圩田体系。
同时,河道的开凿与水利设施的建设,不断催生沿线的村镇聚落发展,依水而生、夹河而建,促进了江南水乡人居环境和聚落体系格局的定型。历代江南人以水为田、以水为道、以水为景、以水为美,城市、集镇、村舍依河而建,形成了“江南利于舟”“人家尽枕河”的江南水乡风貌。源远流长、物阜民丰是江南水乡最繁华的文化图景。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栖居》一文中引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千年流传的文脉以及物阜民丰的生活环境催生了精巧绝伦的手工技艺、曲韵婉转的曲艺艺术、热情奔放的传统民歌以及让人唇齿留香的四季美食,将西方哲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此次两省一市协同立法是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探索样板。未来,示范区内江南水乡文化品牌的打造要做到四个“协同”。一是协同研究江南水乡文化资源与文脉传承模式。注重文献的整理是文化研究的起步。要打造“江南水乡文化”品牌,文脉整理工作必不可少。关于江南水乡的研究成果,两省一市乃至全国都有很多,但翻看诸多著作,大多立足本地区、本区域展开。建议借鉴此次协同立法的经验,由示范区宣传部、社科联牵头,组建多地专家团队,联合推进江南水乡文化的调研与实地走访,开展文化挖掘整理工作,深入研究阐释江南水乡文化的自然肌理、文脉源头、演变发展、要素体系,以及江南水乡各自的显著特质和水乡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伦理以及民风民俗等,为“江南水乡文化”品牌打造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二是协同构建江南水乡文化的宣传网络和解说体系。文化的传播,靠的是久久为功、持续不断的宣传输出与浸润。“江南水乡文化品牌”的打造,要协同构建解说体系,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建议和文脉整理一样,组织编纂“江南水乡文化”普及读本,并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的机遇,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将读本列入地方中小学乡土教材,利用青少年学习阅读的过程带动成人家长的阅读和了解。可以通过三地的教育部门、文化宣传部门同期推出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少儿知识竞赛、绘画、作文、讲故事等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赛事。同时,还要积极发挥村镇社区和大队在文化建设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在水乡居民群众中开展各类如广场舞、水乡服饰秀等与江南水乡文化息息相关的群文活动,让水乡居民居有所乐,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文化认同。
三是协同推进“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工作。由苏州牵头的“江南水乡古镇”申遗项目在很早以前就进入了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联合申遗的江南水乡古镇成员包括苏州周庄、甪直、同里、沙溪、锦溪、震泽、黎里,无锡惠山,嘉兴乌镇、西塘,上海浦东新区新场11个古镇,成为申遗古镇中的典型例证;苏州千灯、凤凰,湖州南浔、新市4个古镇作为申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江南水乡古镇的完整框架。此次协同立法为江南水乡古镇的申遗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治保障。未来,更应从提炼江南水乡古镇的突出普遍价值,着力推进古镇保护专项立法,协同开发文化遗产保护的动态监测系统方面入手,来推动申遗工作早日成功,从而彰显“江南水乡文化”品牌价值。
四是文旅融合协同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江南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概念,更是无数崇尚“温婉精致生活”的人们心中的一种情结。江南文化以水乡为底蕴,在物态和精神两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气质,更是拥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江苏又是十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因此,示范区内可通过当地的文广旅局整合地缘相近的水乡古镇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建设一批具有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开发一批“江南水乡一日、两日及多日游”的特色旅游项目和研学、康养游路线,让游客可以在“一路下江南,到处是锦绣”的水乡文化熏陶中感受江南水乡文化品牌的魅力。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00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