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3日消息(记者 齐智颖)5月13日,财政部网站披露《关于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明确了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决定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在5月17日首发,期限为30年,付息方式为按半年付息。

具体来看,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期限为20年、30年、50年,目前尚未公开具体每次发行金额,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

根据发行安排,从发行时间来看,5月17日开始发行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5月24日开始发行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6月14日开始发行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从发行批次来看,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两批,分别分3-4次发行;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三批,每批分4次发行;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一批,分三次发行。

2023 年底以来,多地会议及文件中提及谋划项目以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超长期”或意味着债券发行期限大于10年;“特别国债”则指用于特殊用途、支持特定项目而发行的国债。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4月30日中央会议指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格林期货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同时“避免前紧后松”的政策导向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回顾历年国债发行情况,国金证券研报显示,超长期国债于2001年首次发行,2016年后发行规模明显抬升、以30年期和50年期为主。2001年,首批15年期和20年期超长期国债发行,推动国债期限结构优化;2016年以来,超长期国债发行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高达6200亿元;2022年,30年期记账式附息国债计划发行期数达12期,与关键期限国债相同。

中国曾经发行过多次特别国债,1998年财政部向国有四大行定向发行的30年期2700亿元特别国债为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2007年发行的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外汇,作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资本金;2020年发行抗疫特别国债;2023年第四季度增加发行国债1万亿元。

有专家指出,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是这次财政政策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署,是为了落实适度加力的财政政策方向要求。与此同时,超长期特别国债本身是一个超常规举措,举措力度之所以比较大是与它的所要用在的方向上紧密结合的。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如若发行,可与预算外“准财政”协同发力,共同支撑2024年财政稳增长。与期限不宜超过5年的PSL相比,超长期特别国债优势在于期限更长,如果发行或可更好支持大型基建项目及国家长期战略规划落地。(央广资本眼)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