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八年任期即将届满,TVBS民调中心针对蔡八年来整体满意度、蔡当局推动的重大政策以及施政面向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指出,42%受访者表示满意,46%受访者表示不满意,12%受访者没有表示意见。

根据民调显示,蔡执政期间,各项施政满意度分别为:长期照顾55%、防卫自主50%、国际地位48%、经济发展42%、维护对外关系41%、两岸关系40%、政策沟通38%、前瞻计划35%、空污改善35%、居住正义34%、能源政策33%、打击诈骗28%、司法改革27%。

TVBS民调中心指出,蔡八年任期期间,满意度曾低至15%,也曾高达61%,而蔡卸任前,民众42%满意,46%不满意,也反映岛内民众对蔡八年表现看法不一。

面对蔡英文在卸任前的满意度,高于前任马英九八年执政满意度23%,也高于陈水扁八年执政满意度13%,背后原因发人深省。

事实上,一个任内把岛内带向兵凶战危,用“反渗透法”打击异己,用“转型正义”清算在野党,在疫情期间,阻挡疫苗输台形同拔掉人民呼吸机,开放莱猪进口, 关掉蓝营电视台,主张“废死”,又要“特赦”阿扁的蔡英文,有近半数人对其执政不满在情理之中。但另一方面,如此倒行逆施,还有四成二的支持度,只能证明依靠谎言、网军、诈术治理岛内的民进党当局,让台湾社会不断走向沉沦。

蔡英文卸任前的四成二的满意度与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时,当选者赖清德得票率相当。赖清德与萧美琴搭档,以558万6019票、得票率40.0503%,击败蓝白两组对手。可见,这四成的支持度反映的是民进党稳定的基本盘,而靠这四成的民意支持,也打破了岛内政党执政八年必遭轮替的“魔咒”。

然而,今时今日还有一些观察者固执地认为,是蓝白整合不利,让赖清德渔翁得利,而非民进党掌握多数民意。这类说法,从数学计算上不无道理。但如果从岛内政治的现实面分析,则根本经不起推敲。

首先,不满民进党的选民并不等同都是非绿力量,因为在台湾,两岸主张仍是区分蓝绿阵营的重要参考,这种二元政治结构并不因为柯文哲出现有所改变。在国、民两大党以外的政党,只要在两岸论述上表态,无论是亲民党、台联、时代力量,他们或被归于蓝、或被归于绿,不存在超越蓝绿的第三种选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前提下,如果不是因为两岸主张放弃民进党,选择其他候选人,那这些选民投票意向的改变,充其量只是选票在绿营内部流动,而这也是自称墨绿,对外要延续蔡英文主张的柯文哲选票的重要来源。柯文哲不承认“九二共识”,不面对“一个中国”,他又强力批判民进党悖离“清廉、勤政、爱乡土”的价值,这种做法所能召唤出来的选民,来自绿营支持者的比例远大于蓝营支持者。

所以,当前的岛内政治格局,是赖清德支持者加上柯文哲支持者,所组成的泛绿选民,对蓝营形成的压倒性优势,如果从泛蓝阵营的得票率看,有近七成的岛内选民是不投给国民党的,这更是泛绿阵营即使分裂,拿下四成选票也能胜选的原因。

退一步言,即使蓝白勉强整合,面对各自支持者两岸立场南辕北辙,这种包蓝又包绿的整合,即使下架了民进党,对于岛内蓝绿格局的变化,也不具备任何指标意义。而假使回归到蓝绿两组人选对决,没有柯文哲的加入分走部分绿营票,恐怕蓝绿之间的选票差距会更为悬殊。但这种细化的分析并不反映在选前岛内的任何一份民调中,导致“六成或六成五下架民进党”的声音大行其道,这种说法唯一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为蓝营败选找到一块挽回些许颜面的遮羞布。

而这份蔡英文卸任前支持度的民调,反映了当前岛内绿涨蓝消的民意变化趋势,但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并不取决于岛内少数人的民意。两岸同胞追求家国团圆的整体民意才是当中真正的、压倒性的主流民意,而这种民意背后所代表的两岸人民感情,才更值得被珍视与维护。但愿在真理与事实面前,也能就此唤醒那些舍本而逐末的梦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