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考生总认为公考复习只能闭关苦练,跟着理论课激战一番后,翻开真题还是会傻眼:

-做行测常识,一考到中国近现代史,就发懵......

-看申论材料,总觉得看明白了,上手归纳总结,又差点意思......

-申论大作文写作,素材来去就是那几个,论证干巴巴,自己都看不下去......

现在距2025国考将近半年的时间,这个时候的学习更应“软硬兼施”,比如刷一刷那些自带“考点”的好剧。

《行走的考公素材库》系列上新啦!今天我们聊一聊《追风者》,大家不妨在刷剧之余,结合本文服用,多思考,多积累。

江西文旅上大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叫魏若来,江西吉安人。”男主的介绍,让吉安这个被红色浸染的小城,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也让第一支党的武装、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建立政权的探索的红色江西,再次站到了聚光灯下。

曾在江西待过10余年的编剧翁良平,在剧中融入江西自然风光建筑特色、饮食习惯、方言俚语不仅丰富了剧情,也加深了观众对江西的印象。

剧集播放后,各地文旅也纷纷借用剧中人物赞美祖国山河的原声台词进行“二创”。据报道,这个“五一”假期,江西接待入赣游客596.22万人次,排名中部地区第一,显示了极大的文旅势头。

金融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风者》用本土化的方式讲清了现代金融的本质——没有国家参与,就没有现代金融。没有现代金融,就没有现代民族国家。通过控股通商银行、收购兴夏银行、上海假币案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剧情,让民国、谍战与爱国信仰有了充满陌生感的审美新角度。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

用史实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风者》上海部分戏最核心的故事有两个,一个是假币案,另一个是建设库券案。这两个案子非常好看,不仅是促使人物关系和人物立场发生转变的关键点,同时也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故事。

《追风者》剧中的“扁担银行”,也能和史实对应起来。随着我党在农村广泛建立起革命根据地,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各根据地相继成立了自己的银行机构。革命环境艰苦,这些红色金融机构没有固定的地址,始终保持着随时转移的机动状态,营业部跟着部队走,连印钞都是在地窖里秘密进行的,因此也被亲切地称为“扁担银行”。

这些案子不仅在故事情节上非常精彩,同时也让观众了解到了历史上的一些真实事件,足以勾起观众的追剧热情。

党史学习新角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年前《追风者》初始剧本,还是偏于传奇的谍战剧风格。做了一番调整后,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革命是需要经费的,钱从何处来?

人要填饱肚子才能干活,有钱才能办成事,这在过去的同类剧中少有提及。红军时期苏区的钨砂贸易,是彼时对外贸易的重头戏。1932年春,苏区成立了中华钨矿公司,毛泽民兼任总经理,《追风者》侧写了这一剧情。

于是,这个谍战故事以金融事件为切口,让观众看到民国史的风云动荡,百姓的生计、经济的兴衰、国家的命脉在剧中一一得以呈现,帮助观众补上了民国题材一直缺失的那块拼图。

巾帼英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沈近真的女性角色,突破了刻板标签,留学归来、会弹钢琴、穿着定制礼服的大小姐,同时是兵工厂的枪械工程师、地下党锄奸队狙击手,她被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革命者,而不是推动男主成长的工具人。

作为革命者,她有同志间的生死与共;作为工程师,她有超能打的技术实力。她有面对审讯时的坚定心理,也有对面家人时的极致温柔,不仅展现了中国女性的智慧与韧性,也体现了女性敢爱敢恨、为理想而生的精神风貌。

有温度的大思政课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追风者》构建了一堂“大格局”的思政课,让信仰坚定的人讲信仰,传递“大情怀”。

故事把一个青年找到信仰的过程展现得特别淋漓尽致,甚至观众追剧的时候就一直着急,魏若来怎么还没入党?到快结局了才入党,整个过程自然可信。这是这部剧破圈的真正力量所在。

“青年人还是要让青年人来演”“如葱的岁月泛着青春的光彩”,在春风沐雨润物无声之间引导和塑造广大青年的思想内核和坚定信仰,吸引更年轻人来关注正剧,在追剧中深刻领会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以小人物的成长与抉择折射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

 申论学不下去,那就浅浅刷个剧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申论学不下去,那就浅浅刷个剧吧

2025国考60天上岸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特约撰稿:丁丁

责编:韦思艺

校对:杨佳郡

公考生都在用的备考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