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是百利天恒进击的一年。

先是顺利完成科创板IPO,募资,成为2023年在科创板上市仅有几家的生物医药企业之一;年底,又与百时美施贵宝就其在研双抗ADC药物BL-B01D1,达成高达83亿美元的重磅合作,创下ADC全球第一大BD纪录。

进入2024,进击继续。

3月11日,百利天恒公告已经收到百时美施贵宝8亿美元的合作首付款,管线层面进展也不断。

5月13日,媒体报道称,百利天恒正在筹备不超过5亿美元的香港IPO,最快于明年初到香港上市。5亿美元,几乎是近两年全球医药领域最大的IPO规模。

百利天恒能否再创纪录?

/ 01 /

IPO两重天

今年以来,全球生物科技行业的IPO现状略显割裂。

不过是港股还是A股,整个生物科技行业的情绪,仍有待继续恢复,至少IPO方面并未出现显著改善。

截至目前,A股尚未有医药企业成功IPO,港股也相对惨淡,医药板块仅荃信生物完成IPO上市,募资2.16亿元。

海外市场则是另一番景象。经历了美股两年多的低迷后,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健康状况重要指标的,IPO出现了复苏的迹象。

一季度生物医药行业的IPO规模,已经重回加息前,大多数公司的募资规模都在1亿美元以上。具体来说,生物医药领域共有10家公司IPO上市,累计融资规模达13.4亿美元,不乏CG Oncology、Kyverna Therapeutics等IPO规模超3亿美元的公司。

其中,CG Oncology的IPO规模最大,募资达3.8亿美元,超出了原先2亿美元的预期。这也是目前2024年IPO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企业。

CG Oncology之所以受到市场追逐,离不开其自身因素。目前,其核心管线Cretostimogene已经进入三期临床,有成为膀胱癌领域搅局者的潜力。

过去两年,IPO活动激增之后通常会出现一段回落期。这种情况今年似乎再次发生。二季度以来,美股IPO热度骤降。

/ 02 /

百利天恒能否再创纪录

A股和港股IPO市场低迷,除了政策因素,核心还在于市场喜好的转变。

过去,市场愿意为创新、不确定性买单,如今十分厌恶风险。相比之下,百利天恒似乎更符合市场对于创新药企的择选标准。

毕竟,其已经率先完成了FIC管线部分潜力预期的兑现。

由于产品研发进度足够靠前、潜在疗效数据足够吸引人,去年12月12日,百时美施贵宝以8亿美元首付款,最高可达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以及71亿美元潜在里程碑款,总交易金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与百利天恒达成合作,拿到了BL-B01D1的海外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今年3月,百利天恒已经收到了8亿美元的首付款。因此,一季报,其营收达54.62亿元,同比暴增4325%,净利润达50亿元;公司账上货币资金达58.26亿元。

从股价表现来看,今年以来其股价涨幅达33%,基本领跑整个创新药板块。

你可能会有疑惑,百利天恒如此有钱,为何还要IPO募资?

这是因为,首付款虽高达8亿美元,但前提条件是,百利天恒要与百时美施贵宝共同承担这款药物的研发费用。而在海外,一款肿瘤药物研发的支出不会太低。

2017年一项研究显示,研发一种抗癌药平均花费在6.48亿美元。而如今,抗癌药物的研发费用会更高,据IQVIA报告2022年推出肿瘤药物的成本中位数为26亿美元。而BL-B01D1是多适应症路线,布局多个大癌种,海外临床花费势必不菲。

这种情况下,公司有必要提前进行资本谋划。而百利天恒既然选择与百时美施贵宝共担风险,未来这款药物若能成功获批上市,相比传统的BD交易,公司能够分到的利润也会更高,尤其是在药价高昂的美国市场。

如果百利天恒申报IPO,并成功募资5亿美元,其或许将创下近两年全球创新药领域的IPO纪录之一。

文/武月

PS: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氨基君微信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