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开始按照“四化”的标准选拔与培养干部,1982年年底,时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谭启龙主动表示自己愿意提前退下来,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谭启龙的高风亮节也让很多老革命家纷纷效仿,一批老革命家主动退居二线,做好传帮带。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王钊就是主动退居二线的老革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钊出生于1923年,山东邹平人,早年时期,王钊广泛阅读进步书籍,逐渐觉醒了爱国主义思想,他勇于探索真理,致力于拯救国家与民族。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钊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在家乡犯下的累累罪行,在这种背景下,1938年,王钊参加了革命,投身抗日救国的时代号召当中。

参加革命后,王钊活跃在长山县一带,参加了那里的青年救国会。期间,王钊积极动员有志青年参军参战,不仅向群众宣传了抗日救亡道理,而且还壮大了抗日队伍,积蓄了抗日力量。1939年,王钊加入了我党,在这之后,他活跃在沂南一带,主要从事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以游击战的方式坚持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胜利后,王钊奉命前往东北,从此之后活跃在白山黑水之间。到达东北后,王钊主要在哈尔滨一带开展根据地的建设,他参与领导了当地的土地改革、基层组织建立与恢复、剿匪反霸、支援前线等工作,在基层广泛宣传了我党的各项方针与政策,促进了东北的解放,进而支援了全国的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王钊留在黑龙江工作,担任了宾县县委书记、伊春市委第一书记等职务,致力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基层的工作经历锻炼了王钊,不仅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也为他后续走上重要岗位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王钊也受到了冲击。当时他正在黑河地委工作,虽然身处逆境,但王钊坚贞不屈,一身正气,凭借顽强的意志度过了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粉碎“四人帮”后,王钊迅速受到重用,1978年之后,他被结合进黑龙江省革委会,担任了省革委会副主任。同时,王钊也担任了黑龙江省委书记、哈尔滨市委第二书记以及第一书记等职务。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王钊担任的黑龙江省委书记,更类似于今天的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值得一提的是,也是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时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的杨易辰是全国最先反对“两个凡是”的省委书记之一,也是在杨易辰的带领下,黑龙江省委积极投身“真理标准大讨论”,坚决反对“两个凡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钊也是积极反对“两个凡是”的干部,在这之后,他严格贯彻中央的政策,帮助过去受迫害的干部恢复名誉。1985年,王钊主动退居二线,进入黑龙江省政协,担任了省政协主席,继续为黑龙江省的改革开放献言献策,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

1994年,王钊离职休养,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哈尔滨,过着平淡的生活,于2016年因病去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