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写过月亮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然而如今却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使一个家庭分崩离析,最可怕的不是外界因素干扰,往往是内部成员的消耗。

究竟是怎样的行为会使家庭走向衰败?又该如何规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多金,却“缺德”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如今社会不似旧时,养活家人还可以依靠种地,吃丰收的粮食。

现在“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花钱。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很多父亲都会拼命努力赚钱养家,只为给妻子儿女,幸福安定的生活。

金钱人人都喜欢,能控制住欲望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许多男人在事业取得成功,赚的钱越来越多时,就逐渐显露出人性最原始的黑暗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欲望裹挟,做出伤害家人,破坏家庭的事。

古时,司马相如用一曲《凤求凰》获得卓文君倾心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年,至今已成一段佳话,感动无数人。

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爱情,也受到许多波折,导致两人差点分开。

当年的司马相如在初识卓文君时,只是一个穷书生,虽文采斐然,却并未考取到功名,获得大成就。

可卓文君却一眼万年,对司马相如一见倾心

两人偷偷相爱的事很快被卓文君的父亲发现,怕女儿受苦的他,坚决不同意两人在一起。

无奈,此时的一对恋人情意正浓,是无论如何也不愿分开的。

为了和司马相如长相厮守,卓文君不惜离家出走,抛弃曾经优渥的生活。

好在

“皇天不负有心人”

,卓文君的付出,也在后来有了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相如的才能被当时的皇帝赏识,加官进爵一路高升,很快便官居高位,拥有大量金银财宝。

小两口终于不用再过颠沛流离的贫苦生活,卓文君总算可以过上好日子。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肯定无比令人羡慕。

然而现实终究不似话本里写的那样完美,

司马相如在有钱有地位后,心境也发生了变化。

他坦诚地告诉卓文君,自己喜欢上了别人,想要纳妾。

听闻对方变心的卓文君伤心欲绝,忍痛写下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的诗句,期望可以挽回对方的心。

司马相如看到诗后,回想起与卓文君一路走来的点滴,心中十分愧疚。

往日情意幕幕在心头,司马相如深知自己犯了大错,及时悔改,终与卓文君相守相伴一生。

“男人有钱,就会变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许多夫妻只能“同苦”不能“共甘”,再苦的日子都能一起熬过来,反倒是有钱后,许多男人都将陪伴自己的糟糠之妻抛弃。

有钱没有错,错的是人心,对于金钱的索取应有度。

钱是永远赚不完的,若被金钱牵着鼻子走,不仅破坏家庭,更会丧失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多嘴,易惹祸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在家庭中,女人太过啰嗦嘴碎,常常会引起夫妻争吵。

女人多的地方总是免不了叽叽喳喳嘈杂聊天声,尤其在农村,总能在村头看到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的妇女。

邻居家的大姐为人开朗外向,在小区里人缘不错,总爱和人聊天,几乎见谁都能搭两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性格让不少邻居都喜欢,觉得大姐性格好,热情。

原本以为性格这样“讨喜”的人,家庭生活应该过得很和谐,一家人每天热热闹闹的过日子。

直到那天在小区遛狗,刚好碰到大姐的女儿也在陪自家宠物玩,想着都认识就多聊了几句。

刚多说几句,大姐的女儿就开始抱怨,父母在家总是吵架。

原因竟是母亲“多嘴”。

话多的大姐不仅是对外人,就连在家也一样,但跟邻居就是聊天,在家却是挑刺找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常埋怨父亲什么事没做好,也总是插手女儿的生活方式。

在家最常做的事就是唠叨,不停地指挥父亲,稍有没做好就是一顿数落。

重复的话总要说好几遍,说她啰嗦,她就要生气耍脾气。

不仅如此,还总是在家里聊别人家的八卦,说的父女二人不胜其烦。

要知道

“祸从口出”

,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伤害别人,甚至给自己带来灾祸。

出门管好自己的嘴,少说影响和谐的家长里短,也是保护家庭的一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女多“才”,难成器

现在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才多艺,恨不得“十八般武器”齐上阵,给孩子报了很多门课外班。

除了提高学习成绩类的各学科班,还有许多艺术班,

有舞蹈班、乐器班、乐高班、书法班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殊不知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原本学校的课业已经十分繁重,如果再加上不完的课外兴趣班,孩子们根本没有放松休息的时间。

“劳逸结合”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不单针对上班族亦或学生党。

近年来学生因为压力过大而跳楼的自杀的例子比比皆是,都是家长给予了与孩子自身不匹配的期望值。

导致孩子难以承担,最终不堪负荷,选择结束生命,离开这个令人失望的世界。

希望孩子掌握一技之长的出发点没有错,错的是“过犹不及”。

过度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终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强加给子女太多枷锁,就算孩子没有选择绝路,肯定也会对父母心生怨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

“父慈子孝”

,首先父母应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才会给出相同的回应。

不要妄想平凡的自己生出神童,多给予孩子宽容和理解,才会更令家庭和谐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适可而止”不是消极的放弃,反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凡事都应有度,把握合适的分寸,方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