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一个人能够严格自律,持续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追求卓越,那么他的生活必将愈发精彩。在这种不断的自我挑战中,他不仅可能不再需要外界的援助,甚至还能有余力去支援他人。

反观那些不能自我管理,缺乏自我期许或者虽有目标却无法付诸行动的人,他们的生活往往不如意。在这种境遇下,即使他人的援手伸向他们,如果他们不懂得珍惜,最终受苦的也是自己。

并非每个强者都有助人的意愿,也非每个弱者都能得到他人的援手。一个无能之人若能有幸得到能者的支持,这实为难得的机遇。但如果在该感恩的时刻却不知珍惜,那么终将一事无成。

阿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别人的帮助下却不知感恩,外人看到他勤劳却生活困顿,可能会心生怜悯。但了解他的人明白,他的不幸都是自作自受。他不仅自身能力不足,更亲手断送了那些本可以成就他的机会,因而他的未来注定黯淡无光。

潇潇,一个心怀慈悲,总想助人为乐的人,正是我们之前提及的那类人才——她不仅自身才华横溢,且乐善好施,助人一臂之力。在她眼中,与条件欠佳的阿庄建立恋爱关系,无异于对他的一种救赎和成全。

对于那些总想助人为乐的人,他们往往抱有某种“目的”,那就是期望能够实现双赢的局面。以潇潇为例,她与阿庄的恋情,一方面是为了成全他的未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成就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之美。她梦想着将阿庄培养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凤凰男,而最终,受益者也是她自己。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他们的爱情故事中,当潇潇试图对阿庄提出要求时,他总是以一种不耐烦的姿态回应,这导致两人频繁发生争执。

这种情形实际上触及到了“舒适区”的问题。有些人虽然内心渴望摆脱现状,但往往仅限于想象,并未真正付诸实践。当有人试图推动他们跳出舒适区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不满和抗拒。

潇潇并未因阿庄的不耐烦而放弃对他的期望,她坚信,要想真正成全一个人,就必须对他有所要求,并推动他付诸行动。即便这意味着自己必须扮演那个不受欢迎的角色,她也愿意承受。

在潇潇看来,他们关系的持续,就是阿庄在逐渐适应她的要求,是他逐步改善的迹象。她坚信,一旦两人步入婚姻殿堂,阿庄在她的引导下,必将变得更加优秀。

但令潇潇始料未及的是,阿庄在订婚之际突然悔婚。这一决定,表面上看似他不愿成为上门女婿,实则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潇潇及其父母从未强制要求阿庄成为上门女婿,他们只是好心承担了婚礼的全部费用。然而,阿庄却将这番好意误解为施舍,这让一直为他付出巨大的潇潇感到愤怒和无奈:

“你这种无情的人,注定一生贫贱!我对你倾心相待,你为何不知感激?我对你越好,难道是在羞辱你,打击你吗?我仅仅希望我们的婚姻能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只是希望成就一个更好的你。你现在经济条件不佳,婚礼可以简化,但未来你们可以通过努力赚取。为什么你要坚守那脆弱的自尊,不愿接受我的帮助呢?与我共结连理,你才有翻身的可能,否则,你将永无出头之日!”

本就自卑的阿庄,在听到潇潇这番话后,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他愤怒地反驳,誓言定要凭自己的努力赢得幸福,决不依赖他人的帮助和施舍。在激烈的言辞冲突后,他愤然离去,却让自己的父母尴尬至极,只能留下来向潇潇家人道歉,场面极为尴尬。

阿庄的人生轨迹并不像他预想的那般平坦,他对自身的了解,远不及潇潇对他了解透彻。

他是个自制力欠缺的人,想要在生活中取得好成绩,必须依赖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然而,当一个愿意帮助他、成就他的潇潇出现在他生命中,他却不知道珍惜。他口口声声说依靠自己可以获得幸福,但实际上并不可行。自从他离开了潇潇,生活变得一团糟。

与此同时,那段爱情的悲剧虽然让潇潇情绪波动,但对她的人生并没有负面影响,因为她有独立的能力,始终能够依靠自己过上好生活。

离开阿庄后,她遇到了一个懂得珍惜她的人,那个男人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在潇潇的帮助和成全下,他变得越来越好,这就是潇潇一直追求的双赢局面。

当有人和潇潇谈论起阿庄时,她对阿庄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样的人,这辈子都很难过得好,因为他避开了所有可以让生活变好的可能性。仅凭他自己的能力和固执的思想,肯定无法依靠自己过上好日子。换句话说,他只能依赖别人,在别人的帮助下过上好生活。可悲的是,他自尊心过于强,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只想依靠自己,但依靠自己又走不通,所以他只能一直贫穷。”

有时候,人们需要认清自己,需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自己的。

你已经用很长时间验证了自己无法依靠自己,那么你就只能依赖别人。这时候,如果有人愿意帮助你,只要对方没有恶意,你都应该感恩,应该接受并珍惜别人的帮助,这样才能成就自己。

如果没有人愿意帮助你,你自己无法依靠自己活好的时候,应该学会求助,别让内心那份卑微的自尊阻碍了你的求助之路。求助是为了成就自己,并不丢人。

阿庄的状态,就是一种失败的体现,即使不看结果,只看他的状态,就可以预见他这一辈子都活不好。因为他既不懂得求助,又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帮助以及帮助自己的人。

希望其他人不要像他一样盲目,你想活得好是可以理解的,但你最应该关注的是,你是否有实现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和可能性。只有认清了这个关键,你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