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的市场,人们喜欢研究成长,总以高成长高溢价来进行投资。的确高成长是有高弹性,但弹性大也意味着两点:第一,高成长不可持续,势必要回到正常。第二,弹性并不是针对反弹,也意味着下跌时空间大,这是双刃剑。因此,周期因素往往比成长因素更可靠
对ROE的多角度理解
随着这几年人口增速下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们现在很多行业都非常内卷,出现了大量的产能过剩,如地产、钢铁、水泥、家居、光伏。为什么?原因很复杂,但也比较清晰,首先,内外部因素不稳定,内部的政策变化很多,资金不敢长期投资,或者做研发等投入,一旦政策变化,容易血本无归,这方面医药最明显,大部分厂商以fast-follow甚至是仿制为生,寻找短期的利润。这意味着低利润、强竞争,近年来推行的集采,则进一步压制相关价格。而创新药方面,政策的扶植也不够,导致相关企业不敢投入,或者投入后根本得不到回报,严重打击了创新药企的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外部因素也很不稳定,有诸多顾虑。比如说这几年发生过的中兴-通讯、华为事件,以及如今的药明-康德事件,按道理来说,国外害怕的,应该是我们扶植的。但如果这方面得不到保证,那么很多企业只能转向国内,看到什么热,资金就投什么,导致大量内卷。如果避免内卷,就要转向科研,这方面又是未知,导致了负向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消费力的下降,导致了产能被动过剩,这方面白酒方面比较明显。而以上这些,对股市的影响也很明显。首先,资金缺乏长期运作,而是更多地短炒,寻找安全感,基本面不能长久,资金自然也不敢。其次,行业更多地是周期,而不是持续性的成长,这一点在ROE数据中也有体现。净资产收益率(ROE)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巴菲特最看重的指标之一。但ROE如何看待呢?虽然ROE与股价并不总是线性关系,但对股价会产生影响。不能单纯看指标,还是时代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2020的十二年间,万科的ROE从未低于过15%,期间有6年甚至超过20%;而的2021年ROE一下子从2020年的20.13%下降到9.78%,盈利能力骤降;2022年继续下降至9.48%、2023年更加恶化到只有4.91%。这个背后很明显是时代因素主导,不仅仅是万科,看看地产的整体,招保万金都在下跌,地产也没有了千亿元市值的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行业如何呢?我们继续研究,以10年为周期来看,2014-2023年连续十年的每年年报“净资产收益率(ROE)”其中,家电行业,巨头的美的和海尔的ROE趋势是下降的,而苏-泊-尔的ROE是上升的趋势,且在2019年超过了海尔、2022年超过了美的,在3只高ROE的家电股中ROE最高,小家电反而找到了破局点。传统白色家电则因为饱和因素,陷入到了停滞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品饮料行业方面,茅台、双汇的ROE还是上升的,有意思的是,虽然是不同的行业,一个白酒,一个是食品,趋势相同,形成一组平行线,这里面显然是在遵循经济大环境的。而医药行业,因为政策的频繁,以及外部因素,变得波动很大,而其他类似电子、银行、电力等也都有类似的现象,这意味着长期的成长是有困难的,这就会进入到周期因素中。因此,利用周期因素,更利于A股市场的生存,接下来对此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