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所高校,前世,它诞生于风云际会之时,承东学西渐,务实济世,建起民主与科学的大厦;今生,以“铁肩”担起基建的重任,立足华夏,贡献出一栋栋矗立东方的标志性建筑,它就是同济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万千高校中,同济总是以严谨求实之态低调前行,但低调归低调,同济的实力可以说十分“拿得出手”。今天,我们就以数据和排名来看看它究竟“有多强”。

高等教育领域,软科排名以专业、客观、透明的优势广受认可。在2024年4月,软科最新发布了中国大学排名,涵盖10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其中,同济以509.6的总分名列第17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榜单的各项评分上,我们可以看到同济大学的办学层次、科学研究、高端人才和重大项目与成果上的得分很高,超越了许多总分名次高于同济的高校。

在办学层次上,该校得分高于哈工大四川大学、北京理工等等一众高校。那么,办学层次具体指什么呢?小编简单进行解释,对于同济来说,办学层次就约等于研本比,即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值。研本比越高,说明学校的科研能力越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研本比还可以反映高校的办学实力与教学质量

所以,与办学层次得分互相映衬,该校的科学研究在同层次高校中位居前列。同济以科研名世,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驱动力。多个带有“世界规模最大”“国内首个”“国内首批”标签的实验室、观测系统等等重大平台相继落户同济。随之而来的,是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遥感空间信息等一系列多领域的标志性科研成果的涌现。

在众多科研成果中,诸如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的大跨径桥梁——南浦大桥、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的高速磁浮线上海高速磁浮示范运营线、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嫦娥五号”等一个个国家重大工程的科研“攻坚战场”上,都跃动着鲜亮的同济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之大,并非有大楼广厦之华美,而在于人之“大”,大师便是大学的中流砥柱。同济源起吴淞之畔,历经多年,如今依然群星璀璨,人才济济。目前,同济汇聚了包括1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在内的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同济的学子能够得到无数学者大家、名师才俊的精心培育。

最后,重大项目与成果的评价维度包括国家三大奖、社科重大项目等等。根据国家技术奖励办公室发布的公告,有194所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入选国家三大奖。其中,同济大学名列前五,入选项目总计达到20项。在社科重大项目上,2023年该校有11个项目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24年目前就小编了解到就已新添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济大学跨越岁月长河,见证了无数繁华与风雨,如今依然在各项排名与数据中“屹立不倒”。也许同学们也已经看过了许多风景,走过十几载“寒窗苦读”的日子,但选择同济大学,仍然会是同学们人生中最好的“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