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239篇原创文章,作者群主飞龙。

全文共7493字,配图20幅,阅读需要17分钟,2024年5月14日首发。

本文收录在“坦克战史”专辑里,欢迎延伸阅读。

接上期()

注:本篇及之前缅甸1944、缅甸1942、洛阳1944等篇章的坦克战资料大量参考了徐帆、甄锐所著《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在此一并感谢原著作者和许多无法列明的原始资料提供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准备实施老河口机场破坏作战

1944年夏,在豫西灵宝会战后,根据日军华北方面军的指示,日本华北方面军所属第12军对隶属部队做了如下配置:军司令部位于郑州,第110师团位于洛阳附近,第115师团位于河南郾城附近,骑兵第4旅团位于归德附近,战车第3师团位于襄城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河南地形图,由于地处中原,在整个全面抗战期间都是敌我双方拉锯的前线,日军占据平原,国军据山脉天险防御,老河口位于鄂北,与豫西南的丹江口相邻,日军此次作战的目标就是夺取老河口,破坏驻防在这里的中美联合空军‍‍‍‍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44年7月,战车第3师团以战车第6旅团为基础组成混合旅团(被称为佐竹支队,下辖战车第6旅团部,战车第13,第17联队大部,机动步兵第3联队第3大队,机动炮兵第3联队第1大队本部,第3,第6中队等)派遣到武汉地区加入第11军麾下参加湘桂作战。为了应付可能的作战行动,战3师团以战车第13联队和战车第17联队的留守人员为基础,临时编入预备车辆和修理完成的故障车辆,形成两个加强中队规模的战车队,番号沿袭原部队称为“第13战车队”和“第17战车队”,队长分别是舆石眭大尉和田头芳太郎大尉。显然,这两支拼凑出来的战车部队战斗力自然不如原部队。‍‍‍‍‍‍‍‍‍‍‍‍‍‍‍‍‍‍‍‍‍‍

自当年4月参加打通平汉铁路线的战役以来,战车第3师团连续进行了近100天的作战,累计行驶约1450公里,出现了一定比例的人员伤亡,装备也没有时间整备和维修。鉴于此,战3师团在12月组织了整编和教育训练,具体包括:‍‍‍‍‍‍

一、1944年12月入伍的新兵必须经过训练后才能在1945年2月下旬参战。‍‍

二、选拔各部队的二年兵实施无线电特别教育。

三、彻底进行战车和汽车的整备(其中,机动步兵第3联队为接领初年兵派了干部回到国内接洽,因此令其直接向汽车公司购买装甲运兵车所需的部件)。‍‍‍‍‍‍‍‍

四、彻底实施枪炮的整备及修理。‍‍‍

五、确保燃料和油脂的补给(为此需要准备脱水装置,将白酒脱水后充当代用燃料,同时以过滤方法加工废油、润滑油及猪油,混合成代用润滑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陆士16期,陆大25期,1941年4月28日升任陆军大将,1944年11月因为在华作战“有功”而升任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在其接手时日本败局已定,冈村只有有限“作为”

1945年1月22日,日军大本营向中国派遣军下达了破坏老河口及芷江两个航空基地作战的命令。中国派遣军于南京召开了方面军及军司令官会议,指示各军基本任务的同时,命令华北方面军攻陷老河口附近的飞机场,第6方面军协助,同时在华中华南进行芷江方面作战。‍‍‍‍‍‍‍

根据这一命令,华北方面军命令第12军担任老河口作战任务,时任华北方面军第1科科长的寒川吉溢大佐记述到:“华北方面军没有指定作战计划,而是给第12军增加了配属的兵团、后方机关、资材等,并责成第12军实施作战。当然,在作战上方面军心中大致有数,因为第12军参谋曾数次对方面军说明计划和附案,对军队的意图也充分了解。方面军特别提出意见的是第12军同意使用战车师团的问题,认为从该方面的地形、空中攻击及其他考虑,统一使用恐不适当,以分配给各兵团为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日军战车部队,这张照片可能拍摄于训练期间,出现了大量的九七式中战车初期型‍‍‍‍‍‍‍‍‍‍

‍‍‍‍‍‍‍‍‍‍‍‍‍‍‍‍‍‍‍‍‍‍‍‍‍‍‍‍‍‍‍‍‍‍

但是,第12军高级参谋折田正男大佐认为若不能够由师团统一行动使用,对战车师团的士气会有影响,最终方面军默认了第12军的意见。此外,为了作战运输的顺利,方面军将大部分汽车和燃料分配到下级单位,但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遭到中美联合空军的空袭而损失严重。‍‍‍‍‍‍‍‍‍‍‍‍‍‍‍‍‍‍‍‍‍‍‍

2月7日,第12军司令部在河南郑州召开各兵团参谋长会议,战车第3师团参谋长向田宗彦大佐出席并听取了老河口作战的最初计划方案,归队后他向师团长山路秀男做了汇报,师团参谋永山仙一中佐也参加了汇报。‍‍‍‍‍‍‍

3月3日至4日,山路秀男参加了郑州军司令部召开的兵团长会议,提出希望充分发挥战车部队的机动力,山路建议:“战车师团能否迅速出击,一个主要因素是看雨后河流涨水的情况和路面的软化程度,因此需充分考虑到天气情况,希望选择战车容易突进的时机作为作战发起的时日。” 然而,第12军参谋长中山少将却不愿意将就战车部队,双方不欢而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老河口地区作战示意图,战车第3师团原本计划担负主攻任务,但因为遭到中美联合空军的重点“关照”而举步维艰,最终被骑兵第4旅团摘了桃子

最终,第12军以麾下的110、115两个步兵师团、战车第3师团和骑兵第4旅团为主力,总兵力约7.2万人,形成作战方案如下:

1、第110师团突破鲁山附近的中国军队,顺着鲁山——南召大道向南阳西北方挺进,准备攻占南阳。

2、战车第3师团(额外配属1个步兵大队)突破当面的中国军队以后,经保安镇附近向西峡口——淅川一线突进。

3、以第115师团一部突破舞阳,以主力突破沙河店附近中国军队阵地,然后向南阳南侧前进,准备攻占南阳。

4、骑兵第4旅团(配属1个步兵大队)先跟随第115师团前进,然后超越115师团奔向老河口,占领该地飞机场。

5、吉武支队随在战车第3师团的后方前进,一面扫荡中国军队,一面向南阳前进

6、豫西地区队顺着洛阳——卢氏大道前进,在突破长水镇西方地区当面中国军队以后,除尽多地牵制中国军队外,要制造似乎要进攻西安的假象以迷惑中国军队,使12军主力部队的攻击能顺利进行。

值得一的是,此次老河口作战除了是战车第3师团最后一次亮相外,也是日本旅团级别的骑兵部队的最后一次亮相,传统的骑兵和现代化的钢铁骑兵同时出现在一次战役中,这在战争历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日俄战争时期的日本骑兵,曾经创造了骑兵长途奔袭的优秀战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 可能是关东军下辖的骑兵部队,从士兵佩戴的大檐帽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8. 据说是参加老河口作战的日本骑兵第4旅团的照片‍ ‍

‍‍‍‍‍‍‍‍‍‍‍‍‍‍

为配合第12军的主要攻势,在武汉地区的第34军需同时进行策应作战,第1军也将从陕县方面对中国方面的第8战区实行牵制作战。

3月15日,为加强战车第3师团的步兵战斗力,第12军抽调步兵第117师团独立步兵第388大队到达襄城,配属给战车第3师团机动步兵第3联队,在随后四天里,于襄城东侧地区冒雨进行了步兵和装甲部队的联合演练。‍‍

与此同时,战3师团向麾下各部下达准备作战命令,督促战车和汽车单位做好燃料、润滑油等的补充工作,工兵队准备架设桥梁,在襄城编组了留守队负责收容伤病员,收集损坏车辆、剩余兵器、被服、粮秣等,此外于叶县和庐山也同样设置了留守队。‍

老河口作战的主要目标是攻占位于豫西鄂北地区的老河口机场,并封锁西峡口。日军出动了第12军下属第110师团、第115师团、战车第3师团、骑兵第4旅团、吉武支队、第1军一部、第34军下属第39师团。作战主力由第12军担纲,主力将从鲁山至舞阳至沙河店附近一线突破当面中国军队的阵地,迅速进至西峡口和老河口。‍‍‍‍‍

由于兵力有限,日军的3个主攻师团集中在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间。其右翼是第110师团,中路是战车第3师团,左翼是第115师团。此外,第110师团以一个联队沿洛阳至卢氏的公路西进,摆出进攻西安的姿态以调动守军兵力;骑兵第4旅团跟在左翼第115师团身后,待突破守军一线防御后从身后冲出,一举夺取老河口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10. 抗战时期的老河口机场照片,背景可见涂有美军机徽的P51“野马”式战斗机,前景的中国老百姓正在拖动石磨盘以碾平机场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1. 为了便于救援,来华作战的美方飞行员往往会随身携带救援用布质告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2. 中美联合空军的乘员,这张照片中的大部分人员仍是西方人面孔‍‍‍‍‍

地处老河口城东马窟山下的老河口飞机场始建于1929年,1936年因不适应大型轰炸机起落,至1945年前一直处于边使用边改建扩建之中。抗战期间中日正面战场的大多数中日会战都有从老河口机场起飞的飞机参与其中。1943年下半年,中美联合空军第五大队进驻老河口飞机场。

至1944年12月,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三大队(飞虎队)进驻之后,老河口机场和湖南芷江机场一起为拱卫陪都重庆,轰炸日军基地和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前进机场。1945年初,通过这条空中走廊的美军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时常会在老河口机场停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3. 在重庆附近机场起降的一架B-29超级空中堡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4. 为对抗“超级空中堡垒”,日本陆军航空兵组建的二式复战“屠龙”,希望以其强大火力来击落这些密布防空火力的空中巨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5. 画作:二式复战“屠龙”对抗B-29‍‍‍‍‍

3月20日,山路师团长下达出击命令,师团主力为右路纵队,于22日从驻地出发,23日上午6时前以五里堡南端为先头,排成下列紧凑序列行军:‍‍‍‍‍‍

突进队:师团搜索队、战车第3师团防空队、师团司令部、第13战车队、第17战车队(各队汽车除外)‍‍‍‍

师团本队(机动炮兵第3联队青木规正大佐)、突进队的汽车队、师团工兵队、机动炮兵第3联队(缺第2大队)、师团整备队、师团患者收容队、师团卫生队、汽车队一部、师团野战医院。

突进队经保安镇、博望后,于23日上午7时向南阳突进。突进期间,搜索队和师团司令部的队间距离为2-4公里,第17战车队和师团本队的队间距离约为6公里,防空队(配属机动步兵第3联队的12辆装甲运兵车)在突进时应适时跃进担任突进队的防空。

机动步兵第3联队(乘车)为左路纵队,同样于22日从驻地出发,于23日拂晓前向坟台至叶县大道突进,经杨楼-古庄店-马厂-陈寨-柏树坟附近向双龙铺突进。

21日,因连日降雨导致道路泥泞软化,车辆难以行进,左路纵队乘车的机动步兵第3联队行进困难,改为下车徒步行军,重火器装备也由人力搬送。全部车辆则改变道路在右路纵队后方跟进。‍

由于豫西刚好处于中方几大战区之间,故调动了包括第1、5、6、10战区在内的大量部队协同防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6. 战车第3师团的一张行军中照片,似乎是从空中或高处拍摄,可见日本人少见的机械化部队,出现的中战车因为炮管较长,可能是九七式中战车改型‍‍‍‍‍‍‍‍‍‍‍

‍‍‍‍‍‍‍

23日上午9时,战车第3师团开始“突进”,沿途不断遭到中美联合空军的袭击,盟军战机集中扫射战车第3师团的防空车辆,并向战车及汽车纵队投掷炸弹,导致战3师团的人员和车辆发生较大的损失。

当天中午时分,师团先头部队到达保安镇西南方村庄稍作休整,山路师团长为避开空袭决定改在夜间行军。至傍晚时分,师团再次出发,但在临出发之前又遭到中美联合空军用降落伞投放的十多个定时炸弹,虽然对日军未造成损失,但这确是首次遭到空投定时炸弹的袭击。‍‍‍‍‍‍‍‍‍‍‍‍‍‍‍

夜间,战3师团仍然不断遭到来自中美联军飞机的低空扫射,连师团司令部暗号班也死伤了数名人员。据战3师团参谋永山仙一回忆:“在夜间进击中遭到敌战斗机扫射,集束弹命中暗号班的卡车,发生数名人员死伤。我方令车辆停在道路上,人员退离道路躲避,避免了损失,美军飞机交叉使用曳光弹进行扫射,如果混合使用照明弹,我方将会受到更大的损失。必须知道,在对方制空下,即使在夜间,机械化部队行动起来也极为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7. 侵华战场上的日军战车队,从出现在照片中的4辆八九式中战车来看,可能拍摄于全面抗战初期‍ ‍ ‍ ‍ ‍ ‍ ‍ ‍ ‍ ‍ ‍ ‍ ‍ ‍

‍‍‍‍‍‍‍‍‍‍‍‍

24日晨,战3师团主力到达南阳东北约45公里的方城南端进行休整。期间,跟进在战3师团后方的日军吉武支队在通往方城的道路上看到沿路塞满了战3师团被中美联合空军空袭后损失的众多装备。当天傍晚,战3师团再次出击,但一路已遭到中国军队的抵抗,恶劣的道路状况也迟滞了前进的步伐。‍‍‍‍‍‍‍‍‍‍‍‍

师团长山路秀南从侦察报告得知南阳附近有强大的中国军队阵地,于是下令右路纵队主力于25日拂晓前向新甸-许坊-新庄-柏树坟之间地区集结,另一部沿新甸以北的道路集结,左路纵队则向双龙铺附近集结。 师团工兵队奉命侦察三十里屯附近的渡河地点并收集材料,准备架桥渡河作业。山路秀南最终决定全师团都从此处渡河,因此师团各部需在夜间秘密向十里屯-马家-双龙铺一线运动,在宿营的同时做好渡河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8. 携带拆卸后的山炮部件的日本步兵,为了便于步兵支援,日本人的重武器往往设计得比较轻便

‍‍‍‍‍‍‍‍‍‍‍

由于中美联合空军的空袭干扰,战3师团工兵队在三十里屯预定渡河地点的架桥作业终告失败,前往视察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课课长寒川大佐记叙到:‍‍

“战车师团为挺进南阳平川,白白浪费了两天时间,地点是方城南方数公里处。这一带比南阳平川高出20-30米,是一片太低。师团前卫的搜索队位于台地西方平地一角,可遥望西方南阳平地。

按军队的计划,师团应该已经进入南阳以西。南面的骑兵第4旅团似乎顺利地前进着。这是骑兵和战车的一场比赛,但是途中道路不良、美军飞机袭扰等原因,战车队落后了。

军部以相当强硬的言词要求突进。师团长也终于坚定了突进的决心。担任先头的是轻战车编成的搜索队,战车已蒙受很大损失,照旧前进已不可能,终于糊里糊涂中止了这天的行进。” ‍‍‍‍‍‍‍‍‍‍‍‍‍‍‍‍‍‍‍‍

26日,日第12军命令正在准备进攻南阳的第110师团主力首先向内乡,尔后向西峡口和浙川突进,另命令第115师团向老河口急进,其中一部向李官桥一带前进以控制汉水河岸。‍‍‍‍‍‍‍

27日凌晨4时,骑兵第4旅团突入老河口机场,与守军川军第125师发生激战。与此同时,第12军司令官内山中将极力催促战车第3师团突进——连日本陆军仅存的骑兵部队都冲了进去,铁狮子这般拖沓实在不雅。‍‍‍‍‍‍‍‍‍‍‍‍

然而,因26日白河水位虽然不断下降,但战车第3师团的车辆仍然无法渡河。当晚7时,山路秀男强令机动步兵第3联队排除万难渡过白河向内乡突进。于是该联队将征调的卡车留下,于当天深夜从三十里屯附近强行徒步涉水过河,山路又令参谋长向田崇彦大佐与该联队同行以“指导”战斗。 机动步兵第3联队的一个大队在27日拂晓前渡过白河后,昼夜兼程突进前进并于28日下午到达内乡附近。

在此期间,山路师团长收到报告称“白河上游渡河的友军步兵一个中队及少数通信兵遭到数倍的重庆军包围”,于是命令一辆九七式中战车和三辆九五式轻战车前往上游增援。四辆战车先行从浅滩处进行渡河深浅度测试,其他战车则以车载57毫米和37毫米战车炮进行掩护射击。

但在随后的渡河测试中,当头的九五式轻战车陷入河底淤泥,遭到对岸中国军队的设计,后续的那辆九七式中战车内的日军少年战车兵冒险跳出,用钢索连接上九五轻战兵将其从淤泥中拖出。‍‍‍‍‍‍‍‍‍‍‍‍‍‍‍‍‍‍

29日9时,战车第3师团按照搜索队、第13战车队、第17战车队的顺序先后强行渡过白河,过程虽然困难但期间幸运地未遭到空袭——实际上,此时因为机场已经在激烈交战,中美联合空军的飞机被迫后撤,对日军的空袭显然也迟缓了下来。‍‍‍‍‍‍‍

师团参谋永山仙一在渡河地点现场协调并指挥对空警戒,山路师团长搭乘师团搜索队的一辆战车一同行动,在渡河后向高庄突进。一个小时后,该中队即占领高庄,在该地等待搜索队主力到达。下午1时,师团主力赶到高庄,但一部分战车在渡河点和渡河前进中掉队,山路秀南基于当天早晨接到的第12军的命令,下令第13战车队经邓县向老河口急进,加入第115师团战斗序列对老河口中国守军发动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 模型作品:搭乘九七式中战车(初期型)行进的日军,从战车涂装来看属马来亚作战时期战车第1联队的编号31的九七中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0. 模型作品,这里出现了2辆八九式中战车和3辆九五式轻战车‍‍‍‍‍‍‍‍‍

-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坦克战史”专辑的其他文章链接如下,欢迎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