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人员抱怨工作不好做,老板抱怨业务人员执行力不行,也就是人不好管,诸如招不来,用不好,留不住,工作质量差,摸鱼打混,轻则偷懒,或私自兼职,重则贪污作案。

员工之所以出这么多问题,老板习惯性的认为责任都是出在员工自己身上,甚至是社会环境风气不好。别扯那么远,作为老板,这人都是你自己一手管出来的,如何员工这个样子,老板自己就一点责任没有?对于管人这件事,你真想明白了吗?相关的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了吗?这里就先简单列十个人事管理问题,各位老板可先自己做个对照,别急着把责任都扣在员工头上。没准这员工管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老板自己身上。

一、卖货和管人是两回事,你分开了吗?

货是越卖越简单,人是越管越复杂。老板千万别以为自己能把货卖掉,把业绩做起来,就一定能把人管好,这卖货与管人完全是两回事。并且,管理生产工人与管理业务人员也是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就像养孩子,照料孩子的生活,梳洗穿衣,吃吃喝喝,把孩子养得高大白胖,与教育孩子树立三观,塑造品性和教养,能主动学习,这是完全的两回事。

总而言之,管人是门独立的技术,是需要单独学习掌握的,老板有进行学习吗?

二、员工跟你图什么?

小公司别谈什么企业文化了,老板就代表了一切。那么,员工肯跟着你干,人家图的是什么,简单点来说,就两点:

1.图你人好,品行好,精神高贵,有个人魅力,员工认你这个人,心甘情愿愿意追随你。

2.有利可图,跟你这有钱赚,有便宜占,能沾光,能借用老板的很多资源。

三、员工上班的取向都搞清楚了?

员工为什么来你公司上班?百分之百都是为了赚钱?你能确定?

也许是为了赚钱,也许是图稳定,也许是图工作内容简单,压力小,也许是锻炼学习,也许是过渡,也许是为了做创业筹备,也许是为了消磨时间,老板都了解清楚了吗?

四、工资行情搞清楚了?

各岗位的员工工资多少不是老板定的,而是当地的行情决定的(员工百分之百会去打听的)。即便你老板觉得员工不值这么多钱,那也得按照行情发,不然,员工必然会偷懒磨洋工,或者自己给自己设法涨工资。当然了,老板若是认为员工的实际工作价值与工资之间不对等,那就得想办法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与价值产出。

五、入职之后再磨合?

传统的招聘入职方式,是先把员工招进来,再安排技术学习和团队磨合,这是大公司的做法,人家有体系,有流程,有专职人事经理,甚至对很多问题提前都有预案,咱小公司可别这么干,直接把员工招进来,你确定这新员工一定能学进去?对工作环境能适应?与同事关系及客户关系一定能处好?都是未知数,都是风险,小公司得要反着来,入职之前就要开始磨合了,技术学习和团队接触,都得要在入职前完成。这就像买车,总不能先直接买回来吧,是不是先去试驾几次,甚至短租几天,充分确认了以后,再买吧。

六、员工入职后教不教技术?

员工执行力的背后就两个问题,一个是想不想干的态度问题,一个是会不会干的能力问题,尤其是业务类员工,涉及到的内容多,还是有些技术含量的。那么,在新员工入职后,老板是否有安排对员工的技术教学呢?还是让员工自己摸索学习?还是让老员工来带新员工呢?还是老板假定这新员工在入职时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职业技术?

员工在没有充分掌握相关职业技术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工作效能和产出?若是业务岗位的员工,在自身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去跑客户,就是拿客户当试验。所以,新员工入职以后,必须是要做技术教学的,也别简单让老员工来带,还是老板辛苦一点,自己亲自带靠谱些。

七、直接考核结果?

传统的考核方式,都是按照员工工作成果来考核,例如业务人员,直接按照实际的销售额或是回款来进行考核。但是,新员工刚来的时候,虽然工作热情很高,执行力强,但短期内很难有销售额,考核收入就很低,这会直接打击新员工的工作热情,导致学习热情和执行力下降。

其实,小公司完全可以灵活一点,对新员工进行分段考核。刚来第一个月,按照学习成果考核,只要学习到位,掌握相关职业技术即可有考核收益。第二个月考核过程,把相关的过程类工作做好就行了。到第三个月才开始考核结果。

八、对员工有情绪管理吗?

国人把面子看得比钱重,万一伤及到对方的面子,必然会导致对方的疯狂报复。

有些员工的执行力之所以弱,不是公司的考核奖金少,也不是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行,而是被老板得罪了,心里有气,就是不想干,甚至是把精力转向贪污作案上。

人事管理中,有个比薪资考核更重要的环节就是情绪管理。老板的信誉建立,关系融洽,归属感建立,尤其要避免对员工面子的伤害,是许多老板没考虑到的,只看工作执行和成果,或只有利益激励。面子,比钱重要,甚至比命都重要。

九、对员工有生活管理吗?

老板到公司来上班,是先工作再生活,而员工来公司,则是先生活再工作。

生活是什么?吃喝拉撒,老板在这方面有考虑到吗?有落实措施吗?若都没有,只管工作,那你这老板把员工当成什么了?干活的机器?百度事件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十、有奔头吗?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员工必然也要考虑今后的个人发展问题。那么,老板在这方面有对接吗?员工未来的奔头在哪里?是职务提升?是待遇提升?是入股?是承包项目?还是鼓励并支持员工个人创业?还是动用关系,把员工推送给更大的企业?若这些都没有,五年前入职是车销司机,现在还是车销司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未来的新发展,员工干着还有劲吗?员工之所以跳槽或是贪污,某种意义上是自己给自己找个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