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的一天,印度阿贾斯坦邦的一处靶场人声鼎沸,汇聚着各国政要和国际知名人物。人们齐聚于此,所为的都是同一件事——观看印度跳伞表演。

然而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精彩绝伦的跳伞表演没有如约而现,血肉横飞的军事悲剧却直接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体表演竟然成了集体葬礼,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故事的背后,又牵扯着多少方的利益纠葛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印度军事表演中著名的“伞兵悲剧”事件,探寻事件的真相,感受印度之风云吧!

沉疴已久的毛病

印度,亚洲地区重要国家之一。它既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

有人说,眼下的它,或许并不足够强大,也没有足够发达。社会等级森严、人民贫富差距大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此消彼长。但它的未来,是拥有无限可能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人口就代表着力量。庞大的人口,不仅能够为印度的各行各业源源不断的输送廉价劳动力,也能够为印度的消费市场提供持续且稳定的购买力。正是凭借着丰富的劳动力,印度成为了国际社会热情追捧的又一“投资天堂”。

兼具“人口”与“潜力”的双重特征,很难不令人们想起亚洲的另一大国—中国。不少网友曾感叹,印度有望成为下一个“中国”。

它拥有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像极了曾处在发展“萌芽期”的中国。如果印度将自身优势最大程度利用,势必能够繁盛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巧合的是,印度一直以来的确将中国视为其重要“对手”,致力于有朝一日可以超越中国。

对于这个想法,印度几乎从不隐藏,频频于公众场合提及。但是,中国之强盛,绝非短期之功。即便印度有心追赶,也仍有漫漫长路要走,重重关隘要跨。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军事能力也随之增加。多场阅兵仪式的顺利进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事水平的发展,中国军事实力的壮大。

眼看着“对手”不断强大,印度越发焦急。它也渴望着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渴望着拥有与中比肩的国际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才能实现强军目标?印度首先想到的,是凭借自身的能力,提升军事设备研发技术,大力拔高军力水平。

为此,印度政府曾连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军备研发。只可惜,军备试练时屡屡发生的意外,导致印度政府大受打击,遂渐渐转移了重心。

既然自身能力有限,何不依赖外援呢?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印度政府决定向外求助。

依靠着在亚洲地区的特殊影响力,印度政府的请求很快得到了欧美国家的积极回复。就这样,在欧美国家的帮助之下,印度得到了许多先进军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欧美国家援助的军备,印度发展军力的基础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高水平的军备,自然需要用到高水平的人才手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印度严重缺乏军事尖端人才。

印度政府“破釜沉舟”,决定成立专门的队伍用于培养专业化军事人才。由此,一支为培育伞兵而生的“红魔”天团高调现身。

团队所有成员皆是经过层层选拔,才得以留下的精英。经过专业化训练,加之专业化设备的加持,这支团队迅速成为了印度军事的“门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在各种国际军事赛事中崭露头角,“红魔”天团得以扬名国际,备受瞩目。但是,印度仍不满足于“红魔”的成就。

为了吸引更多国际目光的注意,也为了提升印度军事的国际影响力,一场遍邀海内外重要军政人士的伞兵表演就此敲定。但是,想必印度也没有想到,军事表演竟成了“集体葬礼”。

惨不忍睹的“表演”

历来,各国的军事表演都是各国军队的炫技之作。借助于表演,可扬一国之军威,亦可扩一国之声誉。当然,想要收获一个好的结果,必然需要坚实的军力作为支撑。

若是军力不足而盲目进行军事表演,只会贻笑大方。更有甚者,可能会酿成一场军事惨剧。因此,每场军事表演的进行都必须要慎之又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可惜,印度从不是一个小心谨慎的国家,而是对其军力有着极为乐观认知的国家。即便这认知有些夸大的成分,印度也从来都乐在其中。

随着“红魔”天团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印度政府意识到,他们的机会来了。印度向世界展示实力,博得一个“满堂彩”的时候到了。

不可否认,印度在伞兵表演筹备期间也做了许多准备。本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印度首先派遣军事企业远赴欧美,为伞兵们采购了一批欧美国家最为先进的降落伞。

据悉,仅仅这批降落伞就耗费了印度政府数百万美元。讽刺的是,正是这批加之百万的降落伞,成了“集体葬礼”的“敲门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印度政府的要求,印度军队在“红魔”之中优中择优,选拔出了33名最精锐的士兵。他们在表演之前,还特意进行过多次训练。他们的实力,是完全足以完美结束这场表演的。遗憾的是,他们最后竟永远的失去了在空中翱翔的机会。

悲剧,发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当天上午,八方来客齐聚波卡兰,只为一睹印度伞兵之风采。印度总理莫迪也亲自到场,想要一起见证这一荣耀时刻的诞生。

数以万计的印度民众,大规模聚集在训练场周围,争先恐后的前来为军队加油鼓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表演看起来毫无破绽。在人们的欢呼声中,33名伞兵乘直升机缓缓去往了3000米的高空。按照预定计划,他们依次排开,井然有序的从高空中一跃而下。

在空中,他们好似一只只自由的“鸟儿”,尽情的跳跃舞动,顺利完成了各种高难度动作。

然而,就在他们降落的时候,意外突然而至。眼看着即将落地,他们却迟迟没有打开降落伞。这让地面的围观人群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难道说,“红魔”的实力已经突破了常规界限,可以实现近距离降落吗?就在人们仍在思考之际,悲剧于瞬息之间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打开了降落伞,而是全部直勾勾的掉落在了地面。可想而知,从高空降落而下的冲击力有多么大。

一眨眼的功夫,他们便被撕裂成了碎片,不见全尸。残肢横飞,鲜血淋淋,让前来观赏的各国政要皆震惊不已。

印度官员更是慌乱不堪,手足无措的面对着这场惨烈的“悲剧表演”。那情那景,不禁令人感叹,何为弄巧成拙?

更有网友严辞指出,印度所谓的伞兵表演,就是一场宣之于众的“集体葬礼”。

沦为国际之笑柄

一场军事表演,可将一个国家送上青云,也可将一个国家拉下神坛。

原本,印度的实力就在国际社会中颇受争议。随着伞兵表演的完败,印度的国际声誉更是一落千丈,沦为国际之笑柄。

坦率来说,一场军事表演的失败,并不足以为奇。毕竟,世上从无十全十美的事情。在军事领域,意外的发生也并不罕见。

印度真正令人啼笑皆非之处,是“没有那金刚钻,硬要揽那瓷器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各方面的实力都有待发展。即便当下有所欠缺,国际社会也会全力包容。印度的军事实力不足,世界各国也从无轻视。

可印度在能力不足的时候,偏偏大张旗鼓的进行一场军事表演。如此自大,怎能不引人发笑?

根据印度政府后来公布的事故调查报告显示,8人重伤,16人当场丧命,而其余失踪的或许也无一幸免。

此外还有传言称,一名在波卡兰附近的村民也因被掉落的伞兵砸中而无辜丧命。悲剧就这样赤裸裸的摆在人们面前,怎能不令人们感到气愤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故发生后,印度政府也进行过相关的调查。那时,曾有人质疑“红魔”伞兵的能力。或许,他们是因为能力不够而跳伞失败?其实不然。

如若仅有部分人无法打开降落伞,那还可能是能力问题。但是,现场却是没有一人打卡降落伞。这很难不让人们怀疑,是否是降落伞出了问题?

莫迪政府给出的官方调查报告,验证了人们心中的猜想。的确,当天使用的降落伞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个结论一出,印度举国民众都“破防”了。

耗费大量资金采购的降落伞,竟是有质量问题的残次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民众之中不满之声四起。有印度人怀疑,是采购军备的企业从中收受了好处,才会以次充好,带回一批“打不开的降落伞”。也有印度网友认为,印度军方大概率也在降落伞一事中分得了好处,否则残次品怎会轻易通过核查呢?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外界恐怕不得而知,唯有印度政府心中了然。

最令人感到难过的,是那些因贪污腐败而丢掉了性命的伞兵们。对于印度而言,培养一个伞兵的成本要远比一个降落伞昂贵的多。熟轻熟重,印度政府这次显然是选错了。

结语

一场计划之外的悲剧,让印度看清楚了军力发展的短板,也让世界认识到了印度军力成长的欠缺之处。

34个本该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因意外而丧生。血淋淋的教训,让印度从上至下无不深感悲痛,亦难掩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印度军备采购相关方能够更加客观一些,是否降落伞就不会无法打开?如果印度政府能够更加谨慎一些,是否“集体葬礼”的悲剧就不会发生?遗憾的是,世上从无后悔药可吃。

如今,印度政府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深刻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印度有一颗渴望强大的心,这从来不是坏事。但印度理应清楚,国之强盛,绝非一日之功。脚踏实地,唯有实干方能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