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提醒,国债可以继承,这个提醒具有较高现实主义实用价值,因为超长期国债来了,20、30、50年期国债发行计划如下:今年,先搞它一万个亿。

如今这年月,万亿是个常用单位,天文学普及的真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说这事,因为用钱的地方相当多,借钱花已成为我们要面对的经济状况。 大家发现最近不太那啥“基建狂魔”了,我们曾经一边享受投资拉动的红利,大建各种设施,一边在部分国家看到老旧的设施没有维护,缺乏更新,对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嗤之以鼻。

但最大的先发优势,就是吃过见过,早你五十年、一百年经历了花钱建设后的花钱维护,纽约的地铁、东京的电线杆、发达国家的道路和管道,陈旧且维持现状的原因——正是盘算过、商讨过成本投入之后的取舍。

基建无法像80、90后那样开始延迟退休,它们只能修,而修需要钱。

广东的一段高速路,大约是没钱修,而且当年建设的时候也没想到,后来人们会因为“调休”而拥挤在一起出门,道路来不及“调修”突然不堪重负。但这绝不是个例,难道其他省份比广东有钱么?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收费公路建设要从“借贷”变为“举债”。

下面是2014年的新闻截图,高速不是一天建成的,收费这事也不是一天能改变的,若要享受便利,为此付钱,否则路况年久失修,将不再适合高速行驶,大家要习惯的不仅仅是投入,而且还有持续维护的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地的高速公路这几年扩建、维修,最直接的结果是收费期限的延长,原本20年、25年的收费不足以回本、保持维护成本追加,之后收费年限的规定开始变得弹性,未来很多的基建都会如此: 谁不让想办法,谁就得解决投入问题。

2007年开始的高铁动车,而今陆续进入维护保养更新的高峰,并不单指那六条涨价的线路,只要年限到了的都一样。

中国早期投入运用的动车组设计寿命为20~30年,以2007年最早投入运用的和谐号为例,目前这批动车组已经运用了17年,最长走行里程已经超过860万公里,进入了设计寿命的中后期,有必要开展性能状态评估、剩余寿命评估和经济性评估。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4.3万公里。从2012年到2020年,中国高速动车组保有量经过了一个快速增长期,近几年进入平稳增长期,目前中国高速动车组保有量3541列,4073标准组,动车组总量占全世界运用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越精密高科技的东西,维护的要求自然不会低,绿皮车的成本跟高铁肯定没法比,这就跟普通燃油车和12缸的高级车维护费用天差地别一样。

桥梁、管道线路、隧道、水利,以及城市里常见的公共服务设施,都需要“养老考虑”,要么升级改造,听之任之的话使用效能难免打折扣。例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燃气管道建设,那时候和现在的技术、材料有些不同,但管道设计寿命一般是30年。这里不仅仅是燃气输送本身的安全问题,还有道路沉降或局部塌陷,泄漏带来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世界上,永恒的东西不多,即便是蒙娜丽莎,被法国保护的如此之好,也总有化为粉末的一天,当然蒙娜丽莎就那一幅,怎么投入维护都不为过。 基础设施遍天下,但也无法粗放的放养,科学家曾经推演过,人类多年建设的非自然设施,假如人类突然销售,这些设施中的大部分,将在几十年内回归尘土,或被植被覆盖。

有句话说得好,谁没年轻过,年轻的时候嘲笑年迈的人是一种短视;就好比迈克·乔丹也有一天会无法扣篮,甚至无法投篮,但你可知他曾达到的高度,以及更重要的,这样的高度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这种代价是你能承受的吗。

花有重开日,基建也可旧貌换新颜,但得有钱,所以不必以为搞基建都是为了拉动投资,有时候搞基建也是为了可以有钱搞基建。

你不花钱,你可以把钱借给国家花,国家可以借钱用来建设,或者用来还给你钱,借新还旧是信用的最高境界。

比延迟退休还要长的,是基建维护的年限,比维护年限还要长的,是国债的年限,一定有些东西是既要你体验,也会给儿孙体验的,老一辈人有时候能从家里翻出一张老旧的当票,那是他爷爷的爷爷给他留下的——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