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穿越了五千年时空,汉字在我们共同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

——女同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赞、在看,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你在什么时候突然感受到中文的魅力?

“人生,易如反掌。”

日剧《四重奏》的这句台词几天之内席卷全网,让“华语圈”又看到了独属于中文的浪漫与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台词的直译是“人生超简单的”,但经过中文语境的过滤,变成了“人生,易如反掌”,不仅意思对了,还呼应了演员翻转手掌的动作,让人不得不大呼绝妙!

中文的意蕴,经历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沉淀。各朝各代丰富的诗书典籍、史论文章为现在留下了丰富的语言内涵,短短几个汉字的巧妙组合,就能表达无穷的意味。

电影《追风筝的人》中,男孩的回答被翻译成:

“为你,千千万万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砰然心动》中让人难忘的经典台词“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译为: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m waiting”译为“爱慕未停”,《鸣人》翻译成《火影忍者》……

网友纷纷惊叹,这就是母语带来的满满的文化自豪感!

中文翻译之所以能够赋予原文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境,与中华文化底蕴的丰富性密不可分,而组成语言的最重要的符号载体,就是汉字。

上语文课、写论文、看书、听歌……汉字每时每刻与我们相伴,但是我们从未仔细欣赏过它的模样。

其实,每一个中国汉字背后的都有着其强大的基因密码和悠久的历史典故,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信息,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2022年央视出品的系列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给了我们一次认真端详汉字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横竖撇捺间,形神俱美

柔美的行书,不羁的狂草,端庄的楷书……汉字是笔尖下流淌的华夏境界,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即血脉。

汉字的形状,主要来自于对世间万物的描摹和提炼,这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

回到当初,在汉字刚刚诞生的年代,其实每一个方块字,都是一副微型的画作,展现着独特的中式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美,有许多种表现形式:

汉字之美,在于形似且神俱,事物的本态能够栩栩如生。

追求相似是汉字最基础的目标。只有“画”的像,表达的意思才能贴切。

甲骨文中,但凡是表现动物的符号都十分形象,“犬”字的形象乍看就能认出是一只猛兽,它张着嘴,弓着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与它类似的“豕”其实就是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分辨这两种动物,古人造字时对它们两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犬”经常摇尾巴,所以表示尾巴的部分是弯曲的,而“豕”每天懒洋洋的,所以是笔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字就更加形象了,从甲骨文演化到小篆,再到今天的简体字,“马”字的的形象几乎没有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字的书写未变,马文化也随之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古时的马,金贵又重要,是强大力量的象征,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着金戈与沙场。

如今,人们用马来赞美一个人,“马到成功”、“龙马精神”、“天马行空”。这些关于马的词汇就像这个动物本身,有着豪迈和洒脱的气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准确地描摹形象对于传情达意来说,还远远不够,汉字也格外重视表现事物本身的意蕴,词语、句子,乃至文章,汉字作为根本,将事物的形神融汇其中。

汉字之美,在于灵动而活泼,所表达的意象更是深远悠长。

“鼎”是一个有着13画的复杂汉字,但这个符号,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的形象带着古朴的天然萌,有两只耳朵和萌萌哒的表情,像是中国版“hello kitty”,与其说它是一个象形文字,不如说是个表达开心的表情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外形不符的是它的内涵,鼎代表着权力巅峰,是国之重器。“鼎”字的背后,蕴含着中华文明的起源:

相传大禹即位之后,平定四方,命令各州的首领聚集会盟,将九州各自进献的青铜铸成九口大鼎,从此,九鼎成了天命的象征。

与它一样有着“蠢萌”外形的甲骨文还很多,“天”字也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字的形象,与天空的模样相去甚远,它更像是一个有着大大脑袋的小人,45角仰望着无垠的星空。

历朝历代的汉字学家们都在尝试解释,为何这样可爱的小人,代表了那时至高无上而又神秘莫测的“天”,有一种说法占据主流——“天”字描绘的是掌管世界的神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人之间的沟通自古就从未断绝,人们向天祷告,祈求得到神明的回应和守护。当祖先们第一次刻画如此重要的文字时,也许也在仰头思考,试图参透“天道”。

庄重与可爱,这两种互不相通的个性在汉字中结合一体。

这也许是先贤圣者们故意留给后人的某种训导,即使生活充满着诸多苦难,但轻松一笑或许可化千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字如其人”、“见字如面”,中国文化中的方块字,已经不仅仅是语言沟通的工具,还是一种美学与章法。

历朝历代,各个书法大家层出不穷,东晋王羲之的行书“天下第一”,唐代楷书更是百家争鸣,张旭的行草乱中有序,宋朝赵佶的瘦金体更具王者风范……

汉字有着艺术的魅力,也蕴含独特的精神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字里的千万种情绪,写的是人生,书的是哲理。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只有中国将文字发展成了艺术,以书法修身养性。

02

历史洗刷下,恒久未变

对于人们来说,汉字不过是生活里的日常之物,但这样令人“不足为奇”的小东西,在时间的累积下,促成了它恒常不变的伟大。

甲骨文虽深埋地下数千年,但一出土即可被部分识读。文字的延续对一个民族的文明来说,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汉字相较,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汉字却是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古往今来,后代的人们通过一个个静态的汉字不断破译着先辈们的历史密码,从数千年前造字者的逻辑里发现当下生活的相似面貌,发现那些蕴藏在汉字里的时间的记忆。

“舟”字的形状,源自古时的小船,曾经的中国,道路十分稀少,水运是当时的主流,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在文字中留下了痕迹。

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便已经有了“舟”,尽管经历了千年的改变,船的形态也大概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字的本义其实是“城墙”,四周包围着中心,是为“郭”的甲骨文形状。现代社会的人们经常误以为“郭”是一个姓氏,人称“东郭先生”,其实只是因为他住在东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墙的出现改变了部族混乱杂居的生活状态,作为外城墙的“郭”,它护卫着蛮荒时期人类定居点免遭野兽和敌人的侵袭。

汉字中瞥见的历史,在现实里得到了印证。

在陕西出土的史前遗迹“石峁古城”,发现了高达四米、绵延百里的“郭”。王城、内城、外城层层嵌套,内外城之间包裹着大片居民区,人口众多,手工业发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正是通过筑造城郭,确立了东方最早的城市。

在文字的世界中,城郭被完好地定格下来,李白诗云“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正是这种美好的剪影。

“郭”、“舟”、“车”、“行”……这些汉字都描述着那个时期的现实,共同构成了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替,但前朝灭亡,后朝仍然使用同一种文字,即便形状几番演化,但前后识读没有任何障碍。

数千年来,各种文献丰富多样、传承有序,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得以传承几千年来到当代,并被发扬光大。

03

时间洪流中,历久弥新

汉字从写在兽皮和龟背上的甲骨文,一路经过了小篆、隶书、草书等演化,一直到人们可以在电脑上用汉语拼音打出简体字,神奇的是,经过了这么多次世界巨变,它却没变,反而更加强大。

这种魔力,究竟从何而来?

商朝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竹竿和兽毛制作的书写工具。“笔”字的甲骨文形态就是最有力地证明。

小篆为这个字添加了“竹头”、隶书又把下面的笔头平直化,到了北齐时期,上“竹”下“毛”的简体字就已经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的出现,让汉字世界加速扩张。

如果把笔看成是汉字世界的圆心,围绕着这个圆心,许多与文明发展紧密相关的字也应运而生:

最早用于书写记录的竹简——“册”,双手捧册进行的祭祀仪式——“典”,丈量和描摹事物的工具——“图”,还有很多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用于书写的工具和记载的纸张,信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传递,不再是口耳相传,知识得以快速积累,人智大开,社会快速进步。

人在进化,汉字也随之扩展。至今,汉字已超过十万多个。

数量固然庞大,但却不是杂乱无章。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字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富有逻辑性的文字系统。见字而知其意,归功于这套系统的智慧。

其中,偏旁部首就是“功臣”之一。

比如“贝”字,它既独立成字,也是偏旁部首。早在商周时期,贝壳之类的物品就成了人们交易所用的货币。

因此,在甲骨文中,凡是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由“贝”字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同一六国后,“贝”作为货币被彻底停用了,替代它的是官方所铸造的货币,从此,汉文明走上了货币发展的快车道。

财富在不同的时代被兑换成了各式各样的东西,它一会儿是铜刀,一会儿是银锭,一会儿是金条,一会儿是丝绸……

但“贝”字在人们的约定俗成中,含义一直未变,其衍生出的汉字“赠”、“赔”、“赚”等,依然沿用至今。

如今,当看到不认识的字,人们会从偏旁部首中寻找线索,清晰地推测汉字的意义:“氵”与水相关、“亻”代表着人、“艹”指花草树木、“纟”指丝绸或衣物……

有了这套体系,汉字像叠了buff,拥有强大的生成新字的能力和巨大的表达潜能,可以游刃有余地描述世间万物,记录故事与历史,形容人们复杂的心情。

即便从古老的历史中走来,在有了许许多多新事物的今天,它也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以旧纳新,焕发出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汉字是中国故事的目录,有多少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

在史学家笔下,汉字记载了数载春秋,岁月留影,在文人墨客眼里,汉字书写了无数情怀和理想。它也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

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穿越了五千年时空,汉字在我们共同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陶符甲骨、篆隶楷宋。

几千年来,汉字记录了太平盛世和战火硝烟,承载着华夏的历史,傲视着世界文明。

几千年后,汉字的魅力依旧未减,一同融入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中,播撒着它的内涵与智慧。

参考资料:

1.求是网-汉字与中华文明传承

2.新华网-汉字,中华文明献给世界的厚重礼物

3.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全文图片均来自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日互动

你最喜欢的一个汉字是?

评论区告诉我8~

更多好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