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初的中国,李治是一个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年轻人。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他,1924年进入了上海南洋医科大学深造。五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南昌,开设了一家小诊所。因其医术高超,不久便名声远扬。

然而,生活的平静不久便被打破。一位国民党军官听闻了李治的才能,强行将他招募为张辉瓒领导的第18师的军医。在那里,李治初次见识到了国民党军队内部的腐败与暴行,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苦恼。

1930年的冬天,命运再次对李治进行了考验。中央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全歼了第18师,李治也成了战俘。不同于国民党的残暴,红军对待他的方式却是出乎意料的温和。他们不仅未对他有任何恶劣行为,反而向他耐心解释革命的意义和目的。李治在接触中逐渐被红军的理念和行为所打动,最终决定投身于这支充满正义与希望的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红军中,李治被分配至红军总医院工作。在那里,他遇到了来自同一乡镇的贺子珍。两人常聚在一起,谈论家乡的点点滴滴,透过这些交谈,李治与毛泽东以及贺子珍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随着红军启动长征,李治的角色进一步扩大,他被任命为干部休养所的医务主任,负责领导人家属和女红军的医疗保健。在这段艰难的旅途中,李治的医术和责任心得到了极大的考验。无论是高山还是草地,夜幕降临时,他总是忙碌于各个帐篷,确保所有人的健康。

在长征的艰难岁月中,红军在贵州与当地军阀的部队交战时,贺子珍面临着即将分娩的紧急情况。李治医生在战火纷飞中保持了惊人的冷静,他一边安慰贺子珍保持平静,一边为她接生。尽管枪声不断,但在李治的精心照料下,贺子珍平安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由于长征途中的严苛规定,这个小生命不得不留在当地一户农家,贺子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女儿,继续随队前行。

在长征的另一场合,周恩来病倒了,症状严重,连续高烧并昏迷。周围的人都对他的状况感到担忧。李治经过仔细检查后,认定是一种罕见的肝脓肿。尽管面临着医疗设备的极大限制,李治决心进行穿刺,这需要精确的技巧,只有一次机会成功。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他准确地完成了穿刺,验证了自己的诊断,为周恩来解除了病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治疗并未因此结束。由于缺乏必要的药物,李治不得不寻找替代的治疗方法。他让周恩来食用大量含维生素C的豌豆尖,并亲自在路边采集多种草药,用以制作汤剂给周恩来服用。几天后,周恩来的病情有了显著的好转,生命力逐渐恢复。

通过这些经历,李治不仅以其医术赢得了红军的信任和尊敬,也深刻体现了在艰难时刻的医疗伦理和创新精神。他的行医之路,成为了那段历史的一个生动注脚,展现了医者的仁心与智慧。

李治在长征艰苦的途中不懈奉献,终因劳累过度,在陕北安顿后不久,身体不支倒下了。消息传到毛泽东耳中,他立刻指示医疗队提供最佳治疗,并让贺子珍亲自送来鸡蛋以资慰问。在同志们的关怀和医疗队的精心治疗下,李治很快康复,恢复了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李治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卫生署署长及卫生学校校长。在这一职位上,他不仅亲自医治伤员,还致力于提高医学教育水平。他常邀请外籍医生来校授课,如马海德专讲皮肤病,万福恩讲解外科手术,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李治在1950年被刘伯承召至南京,负责新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卫生部。面对卫生部器材短缺和经费困难的现状,李治找到刘伯承请求支持。刘伯承无奈地表示自己也无力解决经费问题,于是建议李治直接去北京向中央申请。

李治携带简单行李和一把手枪(为自卫考虑),奔赴北京。到了中南海的门口,警卫因他携带武器而阻拦。正在此时,毛泽东得知消息后,即刻指示警卫放行,他的话语中带着笑意:“李治同志即使带刀来,也得让他进来!”

在新中国初建的年代,李治作为军事学院卫生部的部长,面临着严峻的资金和设备短缺问题。一次在中南海的会议上,他向毛泽东汇报了这一困境。毛泽东关切地询问需要多少经费时,李治举起三个指头,说道:“需要3000万。”当时周恩来也在场,他微笑着接话:“3000万而已,何须大动干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治一时迟疑,误以为中央可能有难处,正当他沉默时,毛泽东爽快地说:“这点钱不算什么,我给你再加一个零!”就这样,毛泽东决定拨款3亿元,以支持卫生部的建设。

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李治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尽管有人私下议论这一军衔偏低,周恩来亦有同感,曾轻描淡写地提及此事。但李治从不以职位论英雄,他回应道:“军衔是浮云,能为人民服务,吃饱饭,有地方住就足够了。”

尽管他身处高位,李治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初心,仍旧常常为普通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群众中度过,用他的医术和热情服务于人民。

直到1988年,为了表彰他长期以来的卓越贡献,李治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然而,时光流逝,到了1989年,李治因脑血栓在北京的301医院病逝,终年90岁。他的一生充满了无数为民服务的瞬间,尽管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