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珈职院2024-05-14 湖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1日16时30分,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图书馆多功能厅,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正在这里上演。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弟子、美珈职院名誉校长萧永瑞女士承接上次内容,继续在国学大讲堂为大家解读《大学》里的智慧,带领大家一同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会场——

参加主会场现场上课的有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各院系学生代表,其他学生在教学楼线上聆听了讲座。

现场座无虚席,台上台下交流频繁,互动融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永瑞女士的开场白亲切而自然,她回顾上次课堂讲到“身不修,不可以齐家”,并例举古文故事,说明了“人容易犯错误的五种心理问题”。

萧永瑞女士以提问互动的方式引出此次讲课内容,她提问道,现在社会上是常常强调家风、家教吗?台下同学们异口同声“是”。

家教的基础是修身。“身不修,不可以齐家”。一个家庭里注重的是礼治,而不是法治。“礼义廉耻”中的“礼”是文化的教养,道德的感化,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可以平衡利益,调整利害冲突。“教”:效也;教育、教化、效果。如果连亲如家人都不能感化教育,那么出来做事业,反而能教化人,是不可能的。一个有学养的君子,可以不出家门一步,他也能够对社会、国家起到教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意义。

在《康诰》文告里,周公交待康叔,治国爱护教养老百姓,要有爱民如子的仁慈胸怀。所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作为执政者的信念和目标。一国领导者、单位的负责人、主管都要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智”的道德修养。这就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的道理。儒家文化讲究从“人道”出发,只要诚心去做,即便未完全做到,也是很不错的。

一个领导人讲仁爱,一个国家都讲仁爱;一个领导人讲谦让,一个国家风气都讲谦让,一个领导人暴戾无道,一个国家都是凶暴作乱的风气。一个领导人的修养,一个在位者的修养,一个负责人的修养就有这么重要,这么大的影响力。

在上位者、领导者,作为主管的,自己能接受的,能做得到的,再才好要求别人。一个政令如果连自己都接受不了,做不到的,怎么能强加于人,责难于人。作为领导者,作为主管,要是没有这种推己及人的修养,却想要求别人,没有这种事的。所以能够齐家之后才能治国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这说明宜室宜家与中国女性的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主张尽“人道”以明“天道”,齐家,母教,女性是重点。

母亲在家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她的品德和教诲对子女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亲被视为家庭的中流砥柱,她的品德和修养直接影响着整个家庭的风气和子女的品行。

母亲的伟大体现在她对子女的教育和榜样作用上。母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人物,她的言传身教会对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她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子女学习的楷模。母亲的品德高尚、善良、宽容、勤劳等美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塑造他们的人格和行为准则。

在选择女性的标准角度上,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了女性的贤德和德行。一个优秀的女性应当具备勤俭持家、孝顺尊长、温良贤淑等美德。这些美德不仅仅是为了个人修养,更是为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母亲作为一个家庭的中心人物,她的品德和修养直接影响着整个家庭的氛围和子女的成长。

在当今社会,一个家庭的风气和教育方式往往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文明程度。一个家庭如果注重教育子女的品德修养,那么这种正能量会传递到社会中,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对家庭而言,就是至亲骨肉之间的和睦康乐,互敬互爱。对治国平天下而言,就是能够柔万邦,怀远人。

《诗》云:“其仪不忒(变),正(长)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让妻子、兄弟姐妹和乐相处,还要依靠自己本身的品德行为和学养教化影响才行。能使父子兄弟姐妹效法以后,渐渐的人们也都来效法。自己“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必须做到表里如一,终身不变,才能正己正人;那么自然可以感化普及于国人。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以孝道为治国基础。上老老:做领导在上位的人,能够孝养自己的父母、老人,扩而大之孝养天下的老人,那么你所统治下的人民,自然效法,孝养自己的父母、老人。上长长:尊敬家里的长辈,叔伯,而且扩而大之尊敬天下的长辈叔伯,那么老百姓自然效法。下恤孤:慈爱之心,照顾怜恤孤儿,则老百姓不会背离。絜矩之道:中庸之道的发挥。

“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

萧永瑞女士讲到,在上位的,自己都讨厌,不情愿的事,却指使下面去作;在下位的,自己都厌恶的事,为了讨好上级,却怂恿上面去做。过去就讨厌的事物,现在又碰上了,便搁置逃避,也容易误事。负责人现在已经看到,有偏差的指令执行下去,将来一定有恶果,但负责人却也不管后果了,办了再讲。自己不情愿做的事,就不该推脱给同僚、平行的人去做。最高领导人,不可以把右的一方所讨厌的主张强迫另一方去做。同样,也不可以把左的一方的,强迫给另一方去做。处于最高领导人,要调和平衡上下、前后、左右的各种对比矛盾,使得到中正和顺的境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会场——

不知不觉间,一个半小时过去了。由于时间关系,萧永瑞女士此次对《大学》的解读就到这里了,师生们期待下次的国学大讲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后,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生活实际,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不足,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节选

计算机应用2307班 姜紫颖:

这是我第一次来主会场,特别激动,现场听和在分会场听感觉不一样。能够近距离听萧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萧老师每次讲课都特别生动形象,我特别喜欢听她用各种故事来告诉我们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感觉自己的知识面扩大了,特别庆幸自己来了美珈职院。在这里我学会了自立、自省,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在改变。从一言一行开始,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在我们学校这么好的校风下,努力向上的心停不下来。

中医康复2302班 刘念:

国学课上学到的道理是非常有深度和启发性的。首先,找到与自己“三观”一致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三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与“三观”相近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支持彼此,共同前行。这样的关系更加稳固和持久,能够带来更多的共鸣和幸福感。

还有就是不能只看表面,以貌取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外貌只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真正的价值和内涵在于内心。只有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了解他的品质和性格,建立起真正的友谊或爱情关系。同甘共苦就是考验关系真正深度和牢固程度的时刻。在顺境中容易结交朋友,但在逆境中能够共同承担、相互支持的才是真正的知己和挚友。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我会牢记这些道理,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真挚而深厚的人际关系。

1

1

供 稿

宣传部张明悦

视 频

宣传部刘超

图 片

宣传部刘超

宣传部张明悦

审 核

宣传部 赵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