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汽车行业,特别是主机厂,是重资产投入的。因为固定成本投资非常大,所以观察一家车企的发展好不好,利润高不高,主要看销量。销量高才能均摊成本、创造利润。

观察一家车企的销量情况,主要看车型、技术、品牌3个周期。另外,新能源转型时,还要再加上产业发展周期。总共4个周期。

这里分别解释一下。

第一个最短的周期是车型周期。

比亚迪的F3,奇瑞的QQ,长城汽车的神车哈弗H6,大众的神车桑塔纳,都是大牛车型。这些车型都带动了车企的销量暴涨。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哈弗H6。哈弗H6连续100个月占据中国SUV市场第一名的位置,直到2023年(或者2022年?)被比亚迪宋夺走。一款车型,占据长城汽车6成销量,带动长城汽车销量稳稳上涨,成为自主前三的车企。到了2023年,哈弗H6不再是均衡、性价比的首选,车型周期处于衰落状态了。于是2023年、2024年长城汽车的销量增长停滞了。

坦克系列现在是长城汽车最出彩的增长点,可惜越野车市场容量太小。坦克系列加总,一个月销量也很难超过2万辆。是弥补不了巅峰期月销8万辆的哈弗H6的下滑的。长城汽车在车型周期中处于不利位置,需要加紧推出新的爆款车型。

比亚迪目前秦和驱逐舰05、宋、元、海豚、海鸥、海豹等等,这些车型要么处在增长期,要么处在成熟期,短期内没有销量下滑的问题。虽然汉、唐销量有下滑,但换代即将到来。所以比亚迪在车型周期中还在向上的阶段。

第二个较长的周期是技术周期。

日系车省油。这个声誉是2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来的。省油的原因就是技术强,而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有成果的。

从技术角度,长城汽车的DHT和比亚迪的DMI,哪个更好?前者高速性能更好造价更贵,后者更节油更稳定成本低高速性能差。在今年DMI5.0推出之后,后者的弱点也会被大幅改善。所以整体上,比亚迪的插混技术毫无疑问是领先于长城汽车的。从销量上看,比亚迪的插混汽车已经是长城汽车插混的几倍了。

从技术周期的角度,比亚迪领先于长城。

第三个长时间维度是品牌周期。

日系车省油、稳定不爱坏、保值。这些印象直到现在还深深的刻在很多国人的脑子里。很多人甚至会把日本车好的印象带进坟墓。品牌的养成需要几十年,会延续很久很久。

在品牌周期上,年纪大一些的人,燃油车爱好者当然更认可长城汽车,讨厌“白洋淀”。但是在年轻群体中,比亚迪的名声没有特别差。总体来说,在国内,比亚迪品牌是差于长城汽车的。

第四个最长时间的维度是产业周期。

包括插混车在内的电车,能不能全面替代燃油车?如果认为能,那么比亚迪前景更广阔。如果认为不能,长城汽车坚守燃油车,逐步增加插混的策略是正确的。

我个人认为电车替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最后燃油车只能保留一点点小众市场。这是一个会持续几十年的过程。

我们假设两个极端:

如果电车会完全替代燃油车,那么比亚迪的前景广阔,先发优势巨大。

如果电车只是昙花一现,燃油车地位不可动摇,那么长城汽车发展会比比亚迪好。但燃油车还有德系日系超强的品牌,长城能做国内民企一哥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从估值角度看呢?

如果认为电动车不是颠覆性产业,按照普通的“万物皆周期”的车企发展周期角度看,比亚迪销量应该跌,长城汽车销量应该涨。毕竟比亚迪销量这两年涨了很多,长城汽车销量这两年没有怎么上涨。

如果认为电动车是颠覆性产业,中国车企替代外国车企、智能化的角度看,销量增长前景仍然广阔。而且,已经证明了自己能替代外国车、合资车的比亚迪当然前景更好。毕竟长城汽车只有差异化竞争的能力,无法替代外国车、合资车。

比亚迪估值比长城汽车略高。

认知决定策略。买长城汽车还是比亚迪,或者都不买,得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