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尽管2型糖尿病(T2DM)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基本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其中,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至关重要。

高糖毒性是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高糖毒性可引起β细胞功能紊乱、甚至失活,从而导致β细胞休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是身体降血糖的源动力,当部分β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时,会引发正常工作的β细胞数量下降,使胰岛素分泌减少70%以上,由此给血糖控制带来困难。因此,在临床中有效激活休眠胰岛β细胞,使其恢复正常分泌胰岛素能力,就成为了逆转2型糖尿病的关键。

随着我们对胰岛β细胞休眠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β细胞的这种“休眠”,是一种生物“自利”行为,即为了让自身免于机体高糖毒性伤害,以保存“实力”的一种方式,“休眠”并不等于死亡,休眠的细胞仍然有着激活的可能。特别是早中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中留存一定数量的不分泌胰岛素休眠的胰岛 β 细胞,通过有效的干预,可以使这些“休眠”的胰岛 β 细胞恢复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到临床实践中,即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胰岛β细胞功能、是否合并肥胖等特点,及时、合理地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以降低血糖水平,由此解除高糖毒性,进而逐渐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然而,想要持续抑制高糖毒性、保护胰岛β细胞,降糖药似乎有些“力不从心”。我院对病程在5年内单纯接受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3年发现,这些患者的β细胞功能持续下降,提示只是服用降糖药治疗,对减轻β细胞压力、保护β细胞功能的作用有限。

在另一项研究中,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采用的以国家医药发明专利《仙鹤参芪中药系列配方》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针对早中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可同时兼顾空腹血糖(FPG)和餐后血糖(PPG)的降低,并可使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显著优于单纯降糖药治疗。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仙鹤参芪中药系列配方》可较好调节代谢系统平衡,使胰岛β细胞从长期紧张的超负荷工作中摆脱出来,并且可以很好改善血液循环以营养β细胞,促使暂时休眠的β细胞得到激活,恢复正常分泌功能。

总之,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是2型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兼顾空腹血糖(FPG)和餐后血糖(PPG)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是保护β细胞功能的可行策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胰岛β细胞病理机制在糖尿病临床研究中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将为糖尿病临床带来新变革和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