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推进海淀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办,海淀教育科学研究院、海淀区万泉小学教育集团承办的海淀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现场会正式召开。来自北京市基教一处副处长冯雪、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尹丽君、北京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霞、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颍惠、人大代表夏朝晖、少先队知名专家柯英、全国教育系统劳模刘永胜校长等领导、专家、教育同仁、学生家长及长期关注万泉小学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各界人士300余人来到万泉小学教育集团万柳校区,共襄盛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校共育 功夫在课外也在课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大早,万泉小学校园里就十分热闹。前来参加海淀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现场会的嘉宾围在学校各个社团的展示区,兴致勃勃地听孩子们介绍。包含科学、数学、语文、体育、英语、心理、艺术、劳动八个学科在内的20多个社团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全方位展现了泉娃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精神风貌。随后,嘉宾们在学生代表的陪同讲解下,参观了校史馆,对于万泉小学九十一年的风雨历程有了深入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堂外好戏连台,课堂内精彩不断。本次会议恰逢学校每周一举行的班会课,嘉宾们走进教室,在老师、学生、家长的讲述中,充分感受到万泉小学在家校共育工作中做出的努力。

杨秀侠老师 六年级《珍爱生命 绽放青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青少年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形成,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虽然平时有心理课,但由于此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时期,认知水平有限,对家庭、对亲人缺乏感恩之情,对社会、对国家缺少担责之心。因此,杨老师结合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设计《珍爱生命 绽放青春》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生命的本质。

石瑞雪老师 一年级《礼润童心 语暖生活——做有礼貌的小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级同学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因此,老师设计《礼润童心 语暖生活》班会,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礼貌用语,更让学生理解讲礼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做有礼貌的小学生的内驱力。家长参会并分享感言,家校合力共助学生健康成长。

赵萍老师 一年级《保护眼睛 从小事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观看班内眼操视频和情境剧《大眼睛的烦恼》,同学们发现了日常生活中会伤害到眼睛的一些行为。通过体验活动与校医老师的耐心讲解,同学们感受到眼睛与保护眼睛的重要性。随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保护眼睛的小妙招,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编成小儿歌,作为《争做护眼小达人》活动的践行内容。

徐立博老师 四年级《友爱相伴 快乐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友爱相伴 快乐同行》主题班会课上,老师借助小组互动、团体合作等形式,通过“笑一笑,演一演,夸一夸,让一让”一系列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认识到“友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教育大家要将“友爱”作为一种习惯、一种思维方式贯穿于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郑茜文老师 四年级《争做美yan小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美yan相机的小秘密”和“照镜子”两个有趣的小游戏,引导学生总结出交往过程中“美言”和“美颜”的重要性;通过家、校、社不同任务情境,让学生在表演中总结出耐心倾听、换位思考、文明用语等“美yan宝典”;通过学习《礼记》,引导学生明白要做谦谦君子;课堂上“真情告白”,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经历,反思自己的行为。

魏志勇老师 四年级《我的班级我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对于集体荣誉感的看法,魏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讨论进行精彩总结,并对平时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了表彰。随后,家长代表们也纷纷发言,分享了自己对于集体和个人关系的看法,感慨孩子们在班级中的成长与收获,并表示将全力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与学校共育共成。

宋翠娟老师 四年级《探索传统节日里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探索传统节日里的情怀》主题班会课的灵感来源于宋老师对学生们细致入微的观察。某天,她在课间偶然听到学生说:“这个春节过得真没意思,没有年味儿。”于是她决定在“爱心爸妈进课堂”项目的基础上,引入学生问题,让他们进一步感受传统节日的“情”, 理解家国情怀在传统节日中的重要地位,做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少年。

王怡文老师 六年级《想把我说给你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班会以《想把我说给你听》为题,通过多种互动和沉浸式活动,让每个环节紧密相扣,为家长和学生营造了开放而充满理解的沟通氛围,让大家感受彼此的喜怒哀乐。班会上,学生和家长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互动,有的家长甚至感动落泪。这次班会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的沟通能力,还为家长打开了一扇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窗户。

低中高学生、家长、教师代表《讲述我(们)的育人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咖分享 “万泉做法”创造美好明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30,本次会议正式开始。大会由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谢春风主任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霞汇报了海淀区校家社协同育人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泉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朱郁,红英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卜国超,北京一零一中德育副校长刘子森,学院路学区书记、主任杨宝华分享了他们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经验和心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作为北京市实验区,海淀区教委先后成立了家长学校,开展了家长大讲堂、家长心理讲座等系列活动,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贡献了海淀智慧。朱郁校长在分享中提到,万泉教育集团作为首批试点校,加强了顶层设计,勇担协同育人主责;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了家庭教育专业化;搭建了覆盖全体师生、家长的“泉家成长”平台,推动了家庭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同时,学校借助地区优势,挖掘了丰富的社会资源,拓宽了协同育人的外延。最终,集团通过汇聚多方力量,不断强化家校沟通的责任,统筹社会资源,形成了家校社同心、同向、同行的良好育人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本次会议中,谢春风主任作为论坛主持人,围绕“如何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效性出发”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专题访谈环节,邀请了万泉小学教育集团的班主任老师、学科教师、家长代表,以及学校所在社区领导干部共同交流,分享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在谈到目前家社共育中最大的难点时,数学学科教师张成表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家长还不是很明晰。他认为,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统一的、正确的育人观和价值观,这样家长与老师之间才能充分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一起为孩子的成长注入爱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万泉小学教育集团宣布成立“泉心泉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并举行揭牌仪式。未来,集团将在此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为海淀家校社协同育人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最后,北京市基教一处副处长冯雪进行总结讲话,并对校家社协同育人方面的未来工作提出期望和要求。今后,万泉小学教育集团作为海淀教育人,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实践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