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小月是个苦命的女孩。

她从小就知道,陈玉枝不是她的亲妈,她是被抱养的。

她亲妈死于难产,5岁那年,她亲爸又在一次意外中丧生,而父母两边的亲戚都嫌她是累赘,不愿收留她。

陈玉枝是她亲妈的多年好友,她一直想有个女儿,奈何她因为身体原因,生了儿子后迟迟怀不上。

她不忍心小月受苦,就把她接到了家里当亲闺女来养。

小月也算是圆了陈玉枝的女儿梦。

陈玉枝确实也把小月当成了亲闺女,小月吃穿用度哪一样都不比哥哥的差,有时候甚至比哥哥的还要好。

陈玉枝还给小月收拾出来一间小卧室,并且打造成公主房,铺上卡通的床单被套,挂上粉色的窗帘,还给她被窝里塞进一只粉色的小熊。

从没有享受过母爱的小月把这里当成了她的天堂,而陈玉枝就是天堂里最美的七仙女。

从天而降的幸福感甚至让她忘记了刚刚的丧父之痛。

她完全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很快便跟这个家的每个成员都融合到了一起。

可是,幸福了几年后,生活再次张开了血盆大口,突如其来的灾难撕碎了来之不易的幸褔,留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疮疤。

02

小月念中学时,养父突发疾病骤然离世。

养父不在了,陈玉枝一个人日夜辛苦劳作,艰难地供养哥哥和小月读书。

哥哥高考落榜后,陈玉枝想让他去复读,但他死活不愿意读了,他说反正他学习不好,也考不上好大学,小月成绩好,不如去打工挣钱,跟妈妈一起供小月读书。

陈玉枝看着这个一贫如洗的家,想想将来儿子娶媳妇,小月读书哪哪都要钱,无奈地叹了口气,算是默许了。

哥哥外出打工的时候,小月已经读初三。

除了小月的学费和娘俩的生活费,陈玉枝把地里的收入和哥哥打工寄回来的钱都攒了起来,为了将来供小月上大学和给哥哥娶媳妇。

每当这个时候,巨大的幸福感就会在小月心头荡漾,有家人爱着的感觉真好呀。

她发誓将来有出息了,一定好好报答陈玉枝和哥哥。

可是她没想到,她的大学梦差点毁在一个女人手里。

她就是哥哥的老婆,她的嫂子。

03

嫂子是邻村一户普通人家的姑娘,是媒人介绍给小月哥哥的,相处两年后,两家商定准备结婚。

嫂子娘家妈发话了,除了三金和八套衣服外,必须得再有6万彩礼。

这一下可把陈玉枝难住了,那是2004年的农村,她上哪去弄那么多的钱。

嫂子妈托媒人传话:你家没有新房,还有一个抱养的女儿读书拖累,不趁着这个时候多要点,以后怕是都要便宜了那个抱养的丫头。

媒人的话,像一蓬荆棘扎进了小月的心,原来,在外人眼里,她都是个不受待见的拖油瓶。

从那以后,她对本来挺有好感的嫂子有了那么一些芥蒂。

最后,婚终究还是结了,可是付出的代价是家里所有的存款,还借了一笔外债。

不得已,新婚不久,小月哥哥便又外出打工了。

而小月上大学的学费也没了着落,小月愁得慌,她再过几个月就要高考,到时候学费怎么办?

陈玉枝让她别愁,说她自有办法。

但小月知道,这只不过是陈玉枝怕影响她学习的安慰话而已,不能当真。

她抚养她长大已算是仁至义尽,不供她读书也是人之常情。

小月有一种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却忽然快要被摔下来的恐惧感。

她真怕上不了大学,这是她多年的梦想,也是她能想到的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她发疯一样要读大学,不仅是为自己,也是希望将来自己有出息,能报答养陈玉枝和哥哥。

04

高考成绩出来,小月望着面前的通知书,一筹莫展。

如果开学前还凑不齐学费,那她的大学梦就泡汤了,想到这里,她对嫂子的芥蒂又迅速转化成了怨恨。

虽然陈玉枝说她自有办法,但小月还是不放心,她悄悄对陈玉枝说:“妈,要不,把我亲妈留给我的那一对玉镯子卖了吧。”

陈玉枝愣了一下:“不行,那是你亲妈留给你的念想,到啥时候都不能卖。”

小月亲妈临死前,把当年她陪嫁的一对玉镯子交给了陈玉枝保管,这么多年,这对玉镯子成了小月对亲妈的唯一念想,也是她曾经被亲生母亲深爱过的证明。

她也不想卖啊,可这不是没有办法吗?

想到这里,她对嫂子的怨恨就又多了一层。

要不是她娘家人贪得无厌,她何至于去出卖亲生母亲留下的信物,她哥何至于才新婚就去外面打工。

一抹忧伤爬上小月的面颊,她的泪扑簌而下:“妈,我想去上大学……”

陈玉枝替她抹干眼泪,拍拍她的头:“别愁,妈有办法。”

05

离开学只有十来天时,陈玉枝把小月叫到房里,悄悄塞给她一张卡,说里边的钱足够她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了,让她不要担心,安心读书,如果钱用不够了,再跟她说。

后面的钱,她用这一年时间,卖些菜和粮食也能凑到。

小月惊呆了,她仿佛在做梦一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陈玉枝是怎么筹到钱的。要知道,之前为了哥哥结婚,已经借了一圈了。

陈玉枝关了门窗,悄悄凑到小月耳边:“你嫂子给的,她把彩礼钱拿了一些出来,说供你读书。”

这番话惊得小月说不出话来。

陈玉枝赶紧示意她别声张:“你什么也别管也别问,就当不知道,你嫂子不让说,要是让她妈知道她把彩礼钱又吐了出来,还能轻饶了她,你只管好好读书,其他都别管!”

小月的心瞬间漫起一股暖流,心中的那块坚冰也在渐渐融化。

现在她觉得,嫂子她妈撕开脸面为女儿敛财,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恶了。

那以后,她看嫂子的眼光也跟从前一样和善了。

上大学后,小月开始勤工俭学,自己挣生活费,每年寒暑假都不回来,留在城里打工,为自己攒下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好减轻陈玉枝的负担。

可陈玉枝心疼小月,也会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省下来寄给她,哥哥也隔三差五地给她打钱。

手头宽裕了,因为对嫂子当初慷慨解囊的感恩,小月也会给嫂子在网上买些衣服和化妆品,给小侄子买些零食和玩具。

嫂子感念于她的好,也时不时地给她打电话聊天,以过来人的身份交待她交男朋友的注意事项。

每当这个时候,小月就会笑她:“你怎么比咱妈管得还宽啊!”

姑嫂关系从未有过的和谐。

家里边,哥哥结婚时候欠下的债也还完了,他在离家不远的县城找了份工作,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唯一让人心焦的是,陈玉枝身体不太好,经常熬一些中药喝,哥嫂要带她去城里大医院检查,她死活不愿意去,说到了大医院这检查那检查的,没有病也能把人折腾出病来。

小月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学的城市。

十几年前的一本毕业生,还是很抢手的。再加上小月成绩优秀,很快就在公司站稳了脚跟,工资能拿到哥哥的好几倍。

小月一直记着当初嫂子的那份情。三年内,她出钱把老家的房子翻盖成了二层小楼,小侄子的吃喝穿戴她都包了,此外,她还经常给嫂子和小侄子买他们见都没见过的礼物。

哥嫂逢人就夸她。

06

小月工作的第五年,陈玉枝的身体开始出现状况,身体消瘦得厉害。

哥哥给小月打电话的时候,小月的五脏六腑都被扯得生疼,她丢下工作,火速赶回老家。

医生说,已经是胃癌晚期。

愧疚和心疼如野兽的獠牙般啃噬着小月的心,她记得从高中起陈玉枝就经常胃疼,小月让她去医院看看,她总说不打紧,去诊所开点药吃吃就好了。

那时候小月年纪小,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后果。

每每想到这个,小月都恨不得掐死自己。

这次,只在医院住了半个月,陈玉枝竟然就去世了。

去世前一天,陈玉枝趁哥嫂不在,拉着小月的手说:“小月,你原谅妈,你亲妈留给你的玉镯子,妈给卖了,这几年都买了药吃……”

小月的心揪成了一团,眼泪不断:“妈,快别说了,都怪我,没带你到大医院看病……”

办完丧事,小月准备在家给陈玉枝守孝到头七。

一天,她跟哥嫂正在吃饭,小侄子拿着玉镯子跑过来:“妈妈,奶奶的镯子。”

看见小月诧异的眼神,嫂子赶紧说:“小月,这么多年这镯子我就没戴过,要不,你还拿回去吧。”

小月更不解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妈不是说镯子已经卖了吗?”

嫂子的惊讶程度不异于小月:“不是你给我的吗?当年,你上大学走后,妈说你这一走多半以后要留在外面,她还要靠我们来照顾,所以你托她把这其中的一只手镯送给我,还让我不要在你面前再提这件事,怕你睹物思情,当时我不要,她非给……”

小月顾不得细想陈玉枝这样做的目的,急急地问:“不是一对吗,那另一只呢?”

嫂子把玉镯塞进小玉手里,说她真的不知道。

小月决定要把这件事搞清楚,把另一只玉镯找回来。

07

小月去找了姨妈,除了她和哥哥,姨妈是陈玉枝最亲的人了。

谁知,姨妈告诉了她一个足以让她怀疑人生的答案。

原来那对玉镯根本不是小月亲妈留下的,而是陈玉枝当年自己的陪嫁。

好像怕小玉不相信,姨妈又说:“你可以去打听打听,你亲姥姥家和亲奶奶家,一个个穷得叮当响,哪有那玩意?”

小月顿时明白过来,陈玉枝告诉她玉镯是她亲妈留给她的,一是给小月留个念想,那个玉镯是母爱的凭证,二是让小月觉得自己并不是身无分文住进这个家的,减少让她寄人篱下的自卑感。

可另一只镯子在哪呢?

姨妈沉思片刻,给出了小月一个答案:八成是被陈玉枝卖了。

小月考上大学那会儿,陈玉枝愁得吃不下睡不着,她去向姨妈借钱,可姨妈家里也不宽裕,能借给陈玉枝的钱杯水车薪。

当时陈玉枝就说要卖了镯子,姨妈不同意,让她去找小月哥嫂想想办法。

后来,姨妈又问起,陈玉枝说玉镯子还在,小月嫂子把彩礼钱拿了出来,以后这玉镯子就兄妹俩一人一个。

陈玉枝病重后,姨妈以为她已经把玉镯子分给兄妹俩了,就没有过问。

从姨妈家回来,小月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陈玉枝不是说当年嫂子替她出了学费,可她为何还要卖镯子呢?

她了解陈玉枝,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卖了陪嫁。

还有,陈玉枝为何要把镯子借她的名义送给嫂子?

小月把所有的事贯穿到一起想了一遍,电光火石间,小月突然就明白了这所有的是非曲直。

一瞬间,她流泪满面。

08

小月开门见山,直接问嫂子,当年她有没有替她出了那笔学费。

如小月所想,嫂子根本就没有出那笔钱。

那笔钱,大抵是陈玉枝卖了一只镯子换来的。

当年,因为彩礼,小月差一点上不成大学,她因此对嫂子心怀芥蒂,陈玉枝都看在了眼里。

那时候,她的身体已经开始出现了问题,她想,总有一天,她要离开这个世界,小月的亲人就只有哥嫂了。

而她跟嫂子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她跟哥哥感情的亲疏。

小月心中对嫂子的那些芥蒂,太不利于家庭和谐。

所以,她卖了一只镯子,谎称这笔钱是嫂子出的,软化了小月心中的那根刺。

后来,她又把另一只镯子以小月的名义送给了嫂子,希望嫂子对她好点。

小月这时候想起来,那时候,哥哥给她打的那些钱,肯定是嫂子允许的,哥哥拿的是死工资,工资卡又在嫂子手里,嫂子要是不同意,哥哥根本不会有闲钱给她。

这大概是那只玉镯子的功劳。

捋清了这些,小月跟嫂子都明白了陈玉枝的良苦用心。

她终究要离开这个世界,她不想她亲爱的儿女因为生活和财产的纷争,而伤害来之不易的亲情。

她希望他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永远相互依偎,相扶相伴,直至白发苍苍。

而她,也一定会在天上默默地祝福他们。

小月把镯子还给嫂子,嫂子不肯收。小月喉头一紧,哽咽着说:“收了吧,遂了妈的心意。”

临行之前,小月跟哥嫂一起墓前看了陈玉枝。

林间空旷而静谧,不时传来几声鸟鸣,好似陈玉枝慈祥的叮咛。

小月点燃纸钱,微风吹过,缕缕轻烟升腾,失去至亲的哀愁也在这袅袅轻烟中,转化成陈玉枝希望看到的温馨与和谐。

小月告诉自己,要跟哥嫂永远相亲相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