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无常,人生如戏。凡人遇生死,求神拜佛先。若遇骷髅头,胆子吓破天。

南宋时期,画家李嵩曾创作一幅绢本设色团扇画,名为《骷髅幻戏图》。人都说此画诡异至极,也没有人可以彻底参悟其中内涵。

今天我们将带大家走进这幅画,看看这其中有何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走进画中,构思独特

李嵩的《骷髅幻戏图》采用的是扇面册页,左侧为自己署名,而右侧则为历来收藏家们的专属印章。

起先从整体来看这幅画,会发现画中只有四人,俩俩一组。然后细看人物,左侧前方为一头戴纱帽、身穿透明纱袍的大骷髅,他席地而坐,右手撑在膝盖上,随意就坐。

而手上提着一只提线木偶,木偶十分独特,为一小骷髅。小骷髅四肢被提,右脚着地,左脚抬起,仿佛在做着搞怪的动作。

而小骷髅旁边,则是一年岁较小的孩童,正趴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盯着小骷髅看,好似一切都很新奇。小儿看的起兴,右手手臂伸向前,仿佛想要去抓小骷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童后面则是一青年妇人,或许是因为孩童对于骷髅没有概念,当妇人看见他想要去抓骷髅时,正伸手阻拦,并面露难色。

而最后一位人物,便是在大骷髅后面一位最不起眼的母亲。女子初为人母,正哺育孩儿,她眉目慈祥,自带有母性光环。

此画人物塑造栩栩如生,人物之间相互分离又具有联系。而构图方面,也是一大特色。

静观此画,首先会有黑白之分,左右之分,画家将左侧用货担、墙壁作为背景,让本就具有黑暗属性的骷髅更具阴森。将右侧小儿与妇人置于空地上,更添明亮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画内容大致是这样,大部分人起先看到骷髅都会心生恐惧厌恶之感,看到孩童则会心生怜爱柔弱之心。

所以此画起先看到便会有严重的割裂感,才会被人称之为“诡异”。那么画到底有何深意,又暗藏什么?

二、背景介绍,深入思想

现代人对于骷髅,大部分印象都是“死亡”“晦气”“恐怖”元素偏多,而早在宋元时期,骷髅便作为一种谐谑式隐喻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关于骷髅最早的记载,是在战国时代庄子对此的看法开始。《庄子》其中的《至乐》中有句话是这样的“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庄子将骷髅与生死相互联系,所以最早的时候骷髅便与生死密不可分了。

而李嵩此画幅的核心思想便是生与死。庄子曾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道家思想认为一切顺其自然,生必然会走向死亡,而死亡又是新的开始。

画中大骷髅与孩童便分别代表着死亡与新生,生死相离,又相互纠缠。这与佛家所说的寂灭、涅槃也有想通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幅有王玄真书黄公望《醉中天》曲:“ 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将孙线抽,弄一个小样子把冤家逗。识破也羞那不羞?呆你兀自五里巴单堠。”

这就很有意思,他认为没有半点皮和肉的骷髅带着苦与哀愁,却把小孩逗笑,而人们可能看到的东西仅仅浮于表面,有时需要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

最后再来说说这幅画笔墨技法的独到之处。画家对于骷髅的形象塑造十分生动,笔锋转折又不失柔顺,将骨塑造的十分完美,所以才让人觉得骷髅栩栩如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衣物,用笔独特,对于绸带衣袍的刻画并不生硬,反而让人有飘逸之感。器具及场地的刻画也将颜色光影对比突出的淋漓尽致,让画黑白分明。

所以此画无论是构思还是技巧都很值得人们仔细观赏。

三、宋人生死,与众不同

李嵩此画在后世有很多解读,但真正的内涵思想还应该根据当时当事及个人的人生经历作为分析。但不可否认的是,此画不仅展示了他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也传递出了宋人对于生死观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宋代民风开放,经济发达,在君王重新修正礼制时,民风民俗也受到了儒释道的影响。受儒家思想影响,到了宋代,“礼”始终是君王以及社会所看重的品质与制度。

从宋太祖到宋仁宗,期间出过许多有关礼的书籍与制度,例如《开宝通礼》、《礼阁新编》、《太常新礼》等。而宋代影响最深远最具代表性的礼典便是《政和五新礼仪》,此类礼法修订目的最终还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而自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生死观念又与因果轮回相互联系。各种与神灵沟通的祭祀方式也在《政和五新礼仪》中有所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宋代的丧葬方式便发生了改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体系。最为显著的就是有斋会和法会,时至今日,依然影响深远。

而通过丧葬方式的改变,再来回看宋人的生死观。其实对于一个事情,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宋人对于生死看法十分复杂,加上受儒释道影响以及各种思想融合交流。有人认为死要重于泰山,有人认为死要轻如鸿毛;有人以死殉道,只为追求真理,有人以死解脱,远避凡尘纷扰。

对于人性的追求、对于精神的超脱又或者是政治争取亦或是修行脱苦,这个时候的思想都在精彩的碰撞,又在相互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人对于生死并不是闭口不谈,相反他们很愿意去探究生命本质,又或者说有敢于直面死亡的勇气。

三教合流的背景下,佛教、民众与儒家所追求的死后世界以及对死亡的理解又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借鉴意义的人们用的最多的也是儒家生命观,即乐天知命。

结语

所以说,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从古至今不仅可以反映画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与内心思想,还可以反映当下社会的背景与时代精神。

李嵩的这幅画不仅流露出自己的生死观,同时对于后人研究宋代的精神人文也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