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黄山头茶厂于1959年成立,茶厂几经兴衰沉浮。2022年,由登上“中国好人榜”的赵峻成立公司整合后,一度风雨飘摇的茶厂终于摆脱绝境,迈上“涅槃重生”之路,如茶树一样坚韧地再迎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着蜿蜒的水泥路,走进安乡县黄山头国有林场自然生态茶园,新鲜茶叶的清香扑面袭来,一排排茶树绿意盎然,漫山遍野显得格外翠绿,十多名当地妇女欢声笑语,正采着今年的春尾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安乡县银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 赵峻:当时我们黄山头的茶是没有走很远,我也考察过它的茶车间,它的制造设备很陈旧,而且它的整体开发链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接手茶厂之前,赵峻缺乏制茶的专业经验,他深知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要将茶厂绝地逢生有很大的难度,于是他到湘西的茶叶市场寻求机缘,成为了湘西保靖茶叶合作社的合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安乡县银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 赵峻:他们也派了很好的团队在我们黄山头驻扎在这里,连续两个多月进行定点的跟踪,对我们黄山头茶厂量身打造。最后就是按照我们黄山头的特点,打造一款适合我们黄山头发展的茶的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厂的茶叶加工厂在黄山头山脚下的国有林场,揉捻区、发酵区、烘干区、成品区等制茶功能设施齐全,进入制作车间,工人们正在有序进行茶叶挑选、晒青、炒青、揉捻等工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安乡县黄山头国有林场办公室主任 李耀园:要讲黄山头茶的历史要推溯到北宋年间,黄山大顶上修的有忠济寺,忠济寺边上有七根古茶树,后人称为七星古茶,现在的安乡人能喝到地地道道的黄山头本地茶,就是来源于七根古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峻登上过“中国好人榜”,当选过“感动湖南人物”、常德市道德模范、市人大代表,这些荣誉源于他创办的湘北老年公寓。但该公寓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了帮助公寓“造血”,赵峻的目光瞄准了黄山头上的茶园,茶园离老年公寓不远,制茶也分旺季和淡季,赵峻完全可以两头兼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安乡县银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 赵峻:黄山头的茶园是我们安乡唯一的一块资源,这个资源是处于半废弃状态,我就想到通过我们的黄山头茶园把它激活,帮我们湘北老年公寓创造一个养老的延续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生产出原生态有机茶,保障茶园自然生态的完整性,赵峻坚持不使用化肥农药,只施富含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有机肥,茶园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深厚,使产出的绿茶汤色翠绿、清香扑鼻,口感鲜爽、清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安乡县黄山头国有林场办公室主任 李耀园:引进银湖茶业就是为了恢复黄山头的本土茶产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茶园在恢复,管理越来越到位,品质越来越高,茶叶的销路已经全部打开了,知名度又重新回归到以前,现在茶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茶香沁千年。黄山头茶厂一直是茗香浓郁之地,在辉煌时茶园规模达到了一千多亩,如今只有四百亩可以利用,剩余六百亩左右属于半荒弃状态,赵峻想使沉寂了千百年的古茶树焕发出新的活力,使黄山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安乡县银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 赵峻:必须把现在这个半荒弃的茶园激活,我现在已经和他们林场已经谈了初步的想法,就是把目前眼前盘山公路的两边,把半荒弃的灌木清除,把原来茶场的面貌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山头茶厂如今的年产量在15吨左右,茶产业的体量还有很多成长空间,在银湖茶业的产品陈列室里,各种精美包装的茶叶,展现着独特的黄山头茶文化,也显现出了赵峻带着茶厂再次奋进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安乡县银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 赵峻:湘西自治州的保靖那个合作社有两千亩的面积,我下一步就是把两千亩拿下来,就和他们签订一个长久的合作协议,由他们生产的原材料利用黄山头的工艺加工,打造我们黄山头乃至安乡的一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