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俄罗斯多家机构预测,仅2023年度,欧洲板块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引进就少了

55.6%,相当于腰折了,

也正是因此,

俄气公司也是陷入了困境,一度创下近25年来的历史亏损纪录。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不得不转变策略,将希望寄托于亚洲,而作为亚洲最大的市场,中国自然成为了俄气公司的“救命稻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气公司CEO

阿列克谢·米勒也曾在公开场合直言不讳地表示,公司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加强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合作,以此来作为取代欧盟市场战略的一部分,弥补战时经济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要挽回局面,那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快中国与俄罗斯的第二条燃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进度。但即便如今的俄罗斯已经是“火烧眉头”,双方也仍然没有谈拢,对此俄方代表不得不多次催促中方。

而面对俄罗斯的焦急,外界纷纷开始拱火,一些西方国家都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声称中国之所以还没有松口,就是认为价格不合理,不想签而已。但对此,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先是否定了这样的说法,随后说出了中方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在被问及“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谈判进展如何的时候,张汉晖明确表示,管道之所以还没有动工,并不是因为价格没谈拢,价格并不是唯一因素,相反,系统的前期研究论证是必不可少的。

在中方看来,如此大工程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眼前的困境,而是要考虑到整个产业的上下游,从而建立更长期更稳固的合作。在采访过程中,张汉晖大使也多次强调,中方绝对不是故意不松口,而是为了双方探寻更好的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同时也希望“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能够早日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这个项目涉及的金额超过140亿美元,这笔钱对于如今经济形势严峻的大环境来说,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中方必然会多方地审查与探讨。更重要的是,按照“西伯利亚力量2号”目前的设计规划来看,这条管道是会经过蒙古境内的,而一旦经过这个第三方国家,这其中的不确定因素自然会增多,所以这些都是中方要仔细权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俄方此前的构想,

“西伯利亚力量2号”将会在2029年建成投产,届时管道最大输气量可达500亿方/年,而因此带来的收入,即使不能完全弥补俄方被欧洲国家制裁之后所带来的全部损失,但绝对可以“回一大口血”,这也是俄方如此着急开工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算上2019年建成并通气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以及即将要建的

中俄“远东线路”天然气管道

,再加上这条

“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话,到时候中俄就有三条天然气管道。而据多名业内人士表示,这三条管道若全部建成并满载负荷的情况下,其天然气供应量将达到980亿方/年。

所以这三条线路一旦建成,俄罗斯经济下行压力将会大大得到缓解,虽然没能在普京连任之际,没能完全谈妥合作为他送上这份“礼物”,但如今种种现象都能表明,距离“三线同开”的日子并不遥远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驻俄大使:中方欢迎普京总统就职后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文汇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能源巨头20多年来首现年度亏损——上观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媒:俄计划建新管道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环球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