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正向精细化、规范化转型升级

1、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的发展历程及分类

(1)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发展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不断发展已经迎来全面发展时期。具体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概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而言,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到精细的演变过程,目前正致力于构建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2)危险废物的具体分类情况: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危废名录》),危险废物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1)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2)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危废废物主要分为工业危废、医疗废物、其他危废三类,其中,工业危废占比最高,且组分复杂。

危废废物主要三大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行业现有技术水平分析

(1)资源化再生利用

资源回收利用是指以危废为原料,在满足处理过程无害化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回收利用,是降低碳排放产生的重要途径,并且符合生态环保政策发展方向;无法直接利用的危废可通过分离、提纯、复合等途径进行材料再生,或通过物料转化和热能回用等方式资源化利用。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危废资源化覆盖更加广泛,更趋于精细化,通过前端分质分流后,更有利于协同后端资源化处理,产出品附加值及实用性更高。

资源回收利用的盈利模式通常是付费采购经济价值较高的危废原材料(金属危废、废有机溶剂、废矿物油等),从中提取资源化产品后进行销售以获取利润,受原材料和资源化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2)无害化处置

无害化处置是指采用焚烧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化填埋等方式,达到危废减量化、无害化。

1)焚烧处置:焚烧处置具有无害化程度高、减容效果好、资源化率高、占地小等优点,可处理的危废包括医疗废物、废药品、农药废物、精馏废物和废矿物油等。危废焚烧主要采用回转窑技术,规模一般较小,具有投资成本较高,建设周期较长等特点,限制了其应用。

2)水泥窑协同处置:将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条件的固体废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类型主要包括危废、生活垃圾、城市和工业污水污泥、动植物加工废物等。

3)固化填埋:危废填埋前需经过固化稳定处理。

无害化处置方式的盈利模式主要为赚取危废处理费,受处理服务费波动影响。

3、行业与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上游:主要是指各类危险废物的来源,即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的行业,包括化工、电子元器件制造、石油精炼、金属冶炼、医疗机构及制药;危废转运及处理设备制造也处于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的上游环节。

我国2021、2022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021、2022年前五大行业的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分别为5997.70万吨、6879.70万吨,分别占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的69.3%、72.3%。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前五大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中游:危废处置运营环节:包括危废化验分类+预处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有机溶剂、废矿物油、燃料、含金属废物等主要用于资源化利用,医疗废物、农药废物、精蒸馏残渣等难以回收利用的危废,通常采用无害化处理。

我国2021、2022年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前五大行业一致。2021、2022年五个行业的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分别为6040.90万吨、6948.30万吨,分别占全国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的71.4%、73.6%。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前五大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下游:再生产品应用环节:资源化利用主要回收经济效益高的危废,处理企业通过深度资源化进行提纯后,生产再生溶剂、再生催化剂、有色金属等再生品,再将其销售给下游相关制造企业。

4、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危废行业监管精细化、规范化

我国危废行业管理从90年代初开始起步,到90年代中期危废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总体来说,随着法规政策的逐渐完善,危废行业管理正向精细化、规范化转型升级。

2021年最新修订的《危废名录》,释放出行业危废管理新趋势:一是问题导向,包括通过增减、合并等方式,在此基础上缩减了12个种类,并将原来分类比较模糊的进行了准确描述;二是精准治污,新增了16项豁免条件,总计豁免达到32项;三是风险管控新思路,不做一刀切,鼓励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实施资源化利用,鼓励“点对点”定向资源化利用,实际上山东、江苏、上海等各地已在陆续出台相关地方政策鼓励危废的资源化利用。

(2)以处置利用本地化为主要政策导向

为推动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与产废情况总体匹配,改善区域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能力严重过剩的局面,近三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出台政策和公告予以引导。

截止2023年8月,省级层面,已有河北、湖南、安徽、湖北、江西、吉林、广西等至少7个省份发布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引导性公告;地市级层面,已有日照市、淄博市、临沂市、烟台市、济宁市、菏泽市、聊城市、东营市、青岛市(9个,都属山东省),温州市、丽水市、杭州市、金华市、湖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舟山市(8个,都属浙江省),无锡市,玉林市、柳州市(2个都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鹰潭市,兰州市,株洲市,福州市、中山市、恩施州等至少25个城市和地区发布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引导性公告。

(3)治理方式向资源化利用深入发展

焚烧、填埋等传统的危废处置工艺一方面仅可实现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未深度挖掘危废的再生资源利用价值。另一方面填埋法易造成土地二次污染,焚烧法投资运营成本较高。与单纯的无害化处置相比,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近年来受国家政策鼓励较大。未来,资源化将成为危废处置利用行业倡导的处置方式。

(4)并购重组推进,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现阶段,我国危废处置行业参与者众多,但整体规模和生产能力较小。大部分危废处置企业的技术、资金、研发能力较弱,处置资质单一,市场竞争格局目前仍呈现“散、小、弱”的特征,规模较大、具备深度资源化能力的企业较少。以陕西省为例,根据《陕西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一览表(按地区分布)更新截止2023年9月25日》,截止到2023年9月底,省内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企业单体平均经营规模略高于5万吨/年,接近50%的企业单体经营规模小于3万吨/年。

随着危废市场的规范化程度的提升、监管趋严,致使规模较小的企业将面临处理成本增加、利润变薄和升级改造处理设施资金需求巨大的多重困境;规模较大企业凭借更具优势的资质、技术、资金实力,以及协同和规模效应,能够在市场上实现快速扩张,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此外由于危废处理行业的资质壁垒和区域壁垒较强,新建项目环评难度大,审批周期长,未来并购将取代新建,成为行业龙头公司跨区域扩张和提升产能的主要途径。综上,危废利用处置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趋势。

此外,政府为规避环境事故风险,也倾向于选择大型企业承接项目,规模较大企业的品牌优势会冲击小企业的市场;叠加龙头企业的并购扩张,规模较小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并购重组中危废处置利用市场的变化也将对行业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危废处置行业整体的产能规划和布局更为合理,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大中型危废企业和以资源化、特殊类危废为主的处置设施将会有所增加,专业化、区域化的危废处置企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5、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规模概况分析

(1)工业危险废物总体规模维持增长态势

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由2016年的5219.5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10516.7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53%,除2020年工业和社会经济受到疫情爆发的较大影响,产生量出现短期下降外,其余均保持增长态势;利用处置量与产生量增长情况保持基本一致,2020年在产生量下降情况下仍有所增加,主要是利用处置以前年份工业危废的部分贮存量。

2018-2023年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华东地区工业危险废物市场最大,西北地区供需错配较明显,且是主要贮存区

工业危废地区产生量主要与该地区的工业总量和发展水平相关。华东地区为主要产废地区,工业危废产生量占全国的比重接近三成,为我国最大危废市场,其次为华北地区,工业危废产生量占全国的比重18.03%;工业危废产生量前五大省份依次为山东、内蒙古、江苏、浙江、广东,均为华东或华北地区省份,前十大省份中除四川、广西、新疆外,其余均为华东或华北地区省份。

(3)废有机溶剂、废酸处置利用市场空间较大

2020年,我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接收了约104万吨废有机溶剂,再生利用量为70万吨,利用率达到67%。其中,江苏省再生利用量39.4万吨、安徽省再生利用量4.8万吨,广东省再生利用量4.7万吨,仅江苏、安徽及广东三省再生利用量占总利用量的70%,其余省市再生利用量均小于4万吨。由此可见,我国废有机溶剂利用处置能力发展很不平衡,且产生量不清、规范回收率较低。

4、危废处置利用行业产值规模仍处于增长态势

在危废产生量不断增长下,随着我国政府对全国危险废物处置目标、原则、布局、规模、投资等进行统筹规划,推动了我国危险废物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得我国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8-2023年,我国危废处理行业产值规模从1,120.05亿元增长到1507.9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13%,仍处于增长态势。

2018-2023年我国危废处理行业产值规模(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行业壁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产业链细分产品调研及前景研究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MJ)

报告目录:

第一章2018-2023年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产业链调研情况

第一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产业链结构图分析

第二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上游产业发展及前景预测

一、上游主要产品介绍

二、上游主要产业供给情况分析

三、2024-2030年上游主要产业供给预测分析

四、上游主要产业价格分析

五、2024-2030年主要上游产业价格预测分析

第三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下游产业发展及前景预测

一、下游应用领域结构图

二、下游细分市场应用领域分析

1、工业制造行业用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2)需求规模

(3)需求前景预测

2、医疗制造行业用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2)需求规模

(3)需求前景预测

3、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2)需求规模

(3)需求前景预测

4、电子电气制造行业用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2)需求规模

(3)需求前景预测

5、其他领域用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2)需求规模

(3)需求前景预测

第二章全球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全球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发展规模及现状分析

第二节全球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竞争及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亚洲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三、2024-2030年亚洲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四节北美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三、2024-2030年北美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五节欧洲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三、2024-2030年欧洲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六节其他地区分析

第七节2024-2030年全球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规模及趋势预测

第三章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及预测

一、国内经济发展分析

二、经济走势预测

第二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二、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及发展规划情况

三、国家政策对本行业发展影响分析

第三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一、所属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三、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产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行业技术现状及特点分析

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第四章2018-2023年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一、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有利因素分析

二、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不利因素分析

第二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五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七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主要进入壁垒分析

第八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细分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

第五章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第二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行业产成品分析

二、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三、行业总资产负债率分析

四、行业利润规模分析

五、行业总产值分析

六、行业销售成本分析

七、行业销售费用分析

八、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九、行业财务费用分析

第三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2018-2023年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节中外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七章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价格走势分析

第一节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2018-2023年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三节2024-2030年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价格走势预测

第八章2018-2023年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

第二节中国华东地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4-2030年华东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前景预测

第三节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4-2030年华中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前景预测

第四节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4-2030年华南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前景预测

第五节华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概述

二、华北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4-2030年华北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前景预测

第六节东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概述

二、东北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4-2030年东北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前景预测

第七节西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北地区概述

二、西北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4-2030年西北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前景预测

第八节西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南地区概述

二、西南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4-2030年西南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市场前景预测

第九章2018-2023年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SWOT分析

一、行业优势分析

二、行业劣势分析

三、行业机会分析

四、行业威胁分析

第十章2018-2023年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企业A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二节企业B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三节企业C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四节企业D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五节企业E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十一章2024-2030年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三、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四、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五、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一、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毛利润预测

二、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利润总额预测

第十二章2024-2030年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投资建议

第一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重点投资方向分析

第二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第三节、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投资注意事项

第十三章2024-2030年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投资环境的分析与对策

第二节投资挑战及机遇分析

第三节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

二、经营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竞争风险

五、其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