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个很平常的周末下午,家里弥漫着龙井茶的香气,阳光透过窗户洒满了书房。

桌上堆着一摞孩子的作业,旁边是几本厚厚的课外书。坐在书桌前的明明正专注地解答着自己找来的几道数学思维题,而他的父母,此时一个在看书,一个在用电脑办公。

这样的场景或许并不起眼,但却处处透露着孩子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完全没有出现那种因为父母催促孩子学习而鸡飞狗跳的场景。

据说明明在年段是排名至少前三的学霸,这确实让人赞叹,但客观来说,明明并非天赋异禀,他在学习上取得成功,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在学习上的高度自觉和勤奋,而这种自觉性无疑是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形成的。

我将借助这篇文章来探讨一个问题:如何通过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运用以下三大“法宝”来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法宝一:给孩子设立清晰明确的规则

自觉和不自觉的孩子,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规则”二字,前者讲规则,后者不讲规则。

在培养自觉性的道路上,我们第一步就是要给孩子建立清晰明确的规则,这就像是一个路标,让他们知道前方的路该怎么走,才不会走错路。

例如,规定吃饭前要洗手、长辈在讲话不能随意插嘴打断、先完成好作业之后才能玩,每天作息时间要有规律等等。

建立的规则应该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和执行,千万不要弄得太复杂,这会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同时也要考虑符合孩子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确保规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当然,设立规则还远远不够,还要有适当的监督机制并及时跟进,以保证规则能得到执行。

比如,每天晚上检查孩子是否按时完成了作业,在完成作业之后是否整理好了书包等等。

如果孩子做得好的话,就给予他们一个肯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棒;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就要及时纠正,告诉他们哪里错了,要怎么改正等等。

这种及时的监督和引导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形成自觉的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就像是孩子的领航员,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父母的行为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如果父母自己都不守规矩,孩子怎么可能会懂得什么是规矩呢?

当父母自己能够遵守规则、自律有序时,孩子更容易接受并模仿这种行为方式,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自律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法宝二: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我们常说的内驱力,是指孩子内心深处的动力和决心,是源于对自身目标和价值的认同和追求。

而外驱力是指来自外界的奖励或惩罚,如得到奖励或遭受惩罚以促使某种行为的发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内驱力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源泉,它可以驱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去追求目标,而不是被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所驱使。

很显然,与外驱力相比,内驱力更加持久,更有助于孩子长久地保持学习和良好行为的积极性。

因此,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实用的方法。

首先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先从了解孩子的喜好和特长入手,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让他们能够深入地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个主题或活动特别感兴趣,就可以鼓励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和探索相关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其次是避免过度干预孩子,而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度和独立性,让他们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学习。

最后是鼓励孩子自主学习。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为孩子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同时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

当然,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父母的持续关注和引导。包括定期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成长需求,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在成长路上越走越坚强、越来越自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法宝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温床,也是培养孩子自觉性的重要场所。家庭成员的行为示范和家庭氛围都会深刻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发展。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

如果父母能够以身作则,展示出自律、负责任的态度,孩子自然会从中受益,学会模仿和践行这种行为方式。

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信任,从而更容易培养出自觉性和积极的行为习惯。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改善家庭环境呢?

我认为,首先要控制好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原因很简单,电子产品过多使用肯定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觉性。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常年生活在一个全家都在打电子游戏、刷手机短视频、不停追剧的环境中,耳闻目染之下,孩子恐怕很快就会陷入电子产品了。

父母可以制定家庭规则,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鼓励他多参与户外活动或与家人互动,另外全家人也要给孩子做出好的表率,多给予孩子正面影响。

其次,营造学习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中设立一个专门的学习区域,保持整洁、安静,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父母还可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共同努力,互相督促,让家里的空气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

除此之外,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也是促进孩子自觉性形成的重要途径。

父母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培养出自觉性和自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孩子的自觉性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而父母则是点亮自觉性之火的关键人物。

通过建立规则、激发内驱力和营造良好环境等,我们可以为孩子奠定坚实的成长基础,让他们在人生旅途中,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规则是孩子成长的指南针,内驱力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引擎,良好的家庭环境则是孕育自觉性的沃土。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他们的言传身教、耐心引导和无私付出,都将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指引方向的灯塔。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温暖的家庭中茁壮成长,成为有担当、有情怀、有自觉性的未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