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人间五月天,青褪红果现。当前,设施大樱桃正处于采收后期,在胶州市洋河镇一处设施大樱桃基地内,一簇簇红艳欲滴的大樱桃挂满枝头,很是喜人。果农们穿梭在树枝间忙着采收大樱桃,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大樱桃种植是青岛现代设施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以其规模化种植、智能化管理的高标准带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水平。5月14日上午,记者从青岛市设施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暨大樱桃新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上获悉,目前,全市樱桃栽培面积8.4万亩,其中,大樱桃栽培面积已达7.4万亩,包括设施栽培面积2.0万亩,露地栽培面积5.4万亩;主要分布在胶州市洋河镇、平度市云山镇和旧店镇、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等地。

设施大樱桃因其上市时间早,果味甜香浓郁、回味悠长,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范、标准化来“赋能”

“这个品种风味浓郁”“‘心’型红樱桃样式新颖”“这个樱桃甜度高,已经达到16了”……在青岛本地大樱桃品评环节,美早、黑珍珠、萨米脱、黄蜜等20余种大樱桃同台竞“味”,与会人员一同“观”大樱桃外观果型、颜色,“品”大樱桃的风味,“测”大樱桃的糖度,“赞”大樱桃口感佳。

活动现场,青岛嘉禾园种植基地生产的美早大樱桃,外观晶莹剔透、色泽鲜艳光洁、口感酸甜适度,获得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基地负责人王清光介绍说:“经过农技专家的精心指导,我们基地樱桃种植管理越来越科学,品质越来越高,效益越来越好,在前期全省农技杯大樱桃大赛中,我们基地的美早大樱桃斩获优质奖。”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在采果前后,易出现冒条现象,要注意一定不能把所有的冒条都摘心……”在观摩现场,市农科院樱桃育种专家于福顺等专家为大樱桃种植户详细讲解大樱桃种植管理新技术新模式,并就大樱桃种植户在生产管理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答疑解惑。

针对大樱桃生产中出现的营养生长过旺、花芽分化不良、授粉坐果困难、早期落叶严重等各种难题,市农技中心与种植基地开展联合攻关,围绕大樱桃品种培优、管理提效进行多方向试验示范,推出高光效树形培育、花期低温防控、科学肥水管理、破眠促早、蜜蜂授粉、绿色防控、避雨防霜等配套技术,不断完善设施大樱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规技术保基本,高端技术促发展。在观摩基地,记者看到,整齐划一的高效智慧温室大棚十分亮眼。“我们建设智能温室200亩,能够远程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土壤养分,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去年,基地引进低温促早技术,棚内利用制冷空调、补光系统自动智能温控设备,促使大樱桃树提前进入休眠,实现提早开花结果,确保了大樱桃的果型、色泽和口感达到最佳。”青岛樱之语种植基地负责人王蒙介绍。

科技赋能提产量,标准技术优质量。日前,2024年山东省“设施大樱桃生产技术规程”正式发布,生产技术规程涵盖了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管理到采收、储存等各个环节,旨在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管理,提升樱桃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大樱桃的需求,进而推动设施樱桃种植产业再攀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果果”变成“金豆豆”

“天公作美”,今年大樱桃授粉期、幼果期没有遭遇极端天气,大樱桃生产形势较好,果实品质有所提高,亩产量和市场价格均较上年有所增加。

“我们空调大棚的樱桃比普通大棚的樱桃提早两个月上市,大多销往广州、深圳等大型超市,首批樱桃市场价每斤能达到200元,目前产地价格每斤还能卖到六七十元。一个大棚年收益能达到十几万元。”王蒙告诉记者。

设施樱桃种植,让果农品尝到现代农业发展的红利。近年来,青岛市大力推进设施种植业建设,出台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试点,政策加力扶持产业转型升级,设施大樱桃产业发展不断“向高而行”,坚持果业绿色化、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理念,以大樱桃增收为“突破口”,努力打造大樱桃产业的新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施大樱桃全国各地都在种植,但真正要种出一流品质的不多,我们联合市农技中心、胶州市农业农村局试验集成了‘七项配套新技术’,不但管理水平上去了,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也大大提高,产量比传统种植亩产高30%以上。”青岛城投冠珠园技术负责人介绍,“七项配套新技术”,即采用起垄栽培、宽行密株定植、高光效树形修剪和轻简化树形培养、温控自动化、补光技术、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技术。

眼下,青岛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田园体验等现代农业、旅游业态,结合大樱桃产业发展优势、特点,不断打造全市大樱桃全产业链,注重大樱桃产业技术应用顶层设计,拓展大樱桃产业发展壮大、农民增收渠道,真正让果农们种出的“红果果”变为口袋里的“金豆豆”。

编辑:王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