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美国劳工部公布了新一份《单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的数据,新增23.1万人的数字,比各机构以及美国政府的预期,多了近2万人,这也宣告美国经济的又一项数据暴雷。在通胀超预期增长,经济增幅远不及预期,新增非农就业远低预期的利空消息三连击之后。美国经济的棺材,又被敲上了一颗新的钉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就等即将出炉的美国4月通胀数据了,如果这一数据依然居高不下,那美国经济毫无疑问,就是陷入相当糟糕的滞胀当中,被判了死刑了。

当然,从美国社会目前的种种现状,以及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来看,美国这回基本是逃不过停滞性通货膨胀的泥沼了。而且这一次的滞胀,很可能会比70年代,还要更加严重的多。

关于经济方面的困境,美国当局虽然嘴很硬,还在喊什么局势一片大好啦,还在高调宣传美国经济过于强劲啦等等,但实际的嗅觉还是非常灵敏的。在数据还没有公布的上个月,就已经不断的来中国进行经济外交,威逼利诱请我们帮忙接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耶伦生造什么中国产能过剩的话题也好,布林肯反复的谈要制裁中国金融业和制造业也罢,都是在试图从经济上,以施压对抗的方式,给美国的危机转嫁寻找空间。

只不过,这些图谋无一成功。耶伦布林肯的指责,被我们有理有据的逐一驳回,美国只能选择正视自己越发难看的经济数据。美国目前遇到的“增长上不去,通胀下不来”的经济困局,就是其经济当局错误的政策一手酿成的,自然没有中国为他收拾后果的道理。

美联储之前认定,美国的通胀是因为就业市场过于火热,经济增长太过快速,导致的需求过剩,所以他们选择以加息的手段,抑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扩张,想以压低就业和压低收入的方式,控制通胀的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稍有常识的人都不难看出,美国的通胀实际上是由长期的去工业化,以及与中国搞强行脱钩,所导致的供给不足而造成的。市面上没有足够的商品,那美国的通胀自然飞涨。

而美联储的连续强硬加息,毫无疑问的进一步导致了美国国内生产的萎缩,和去工业化加重,进一步恶化了美国市场的供应。另一边,美国政府又不能找到合适的政策,与中国缓和关系,得到中国商品的供给。美国的经济,自然是越加息越糟糕,最终把自己拖入滞胀的深渊里,成如今这个“通胀下不去,经济上不来”的样子了。

现在,美国的经济当局也意识到,美国的经济被自己的错误政策进一步的重创。在中美目前关系的背景下,也很难得到好转,而对日韩的打压收割,只能让部分资本熬过寒冬,并不能普惠到整个美国。必须要找到合理的借口,解释美国的经济情况,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糟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很显然,美联储也好,财政部也罢。美国经济当局,乃至整个拜登当局,显然都不能承认,经济陷入困境是错误的政策导致的,是美国目前用任何手段,都无力去解决的,不然的话就会“人心与形势都出了问题”。那就只有找点其它的东西,来给美国政府背锅了。传统的“中国背锅”论调自然是一部分,美国这次还找到了另一个背锅对象:新冠。

美联储发布了一篇新报告,表示大流行带来的恐惧效应,是美国经济目前遭遇困境的一大诱因。美联储认为,新冠的大流行,给人们带来了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让企业不敢扩张,让企业决策更加谨慎,这都给经济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此得说,美联储是会找背锅对象的,只要是能找到关联的,都能用来解释美国现在的经济困境。

当然,新冠也不是帮美国的经济困境背锅,只不过不是美联储所解释的那种影响。应该说新冠本身,事实上就是美国当前经济困境的一大元凶。如果没有新冠影响,如果没有共存政策,带来的长新冠对劳动力伤害,导致的产业工人缺失。尽管美国的经济依然会出问题,固然也会陷入危机的情况,但起码不会烂到现在这样,不会以这种惨烈的状况爆发。

我们之前解释了,造成美国当前经济状况的罪魁祸首,就是生产供应崩溃导致的供给不足。而美国本土的生产供应崩溃,除了美国长期以来金融资本过强,导致的普遍性去工业化与脱实就虚外,恰恰就是新冠给了本就脆弱的美国工业,以致命一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失败的疫情控制,导致大量的人口死亡。美国的产业工人恰好是收入偏低,医疗保障能力差,缺乏疾病抵抗能力的一部分。新冠重创了这一群体,导致美国的工业快速的进入缺乏劳动力,整个供应链承压的状态。

之后是共存导致的长新冠症状,让更多虽然感染后活下来的美国工人,又因为脑雾,神经系统损伤,肌肉系统损伤,长期疲劳等因素,同样退出了劳动力市场。导致美国的工业从劳动力与供应链的角度,至今不但无法恢复,还越来越糟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当初既然选择逆科学而动,选择一开始就与新冠共存,那就要接受新冠带来的一切。劳动力危机也好,生产质量下降也罢,新冠对整个美国供应链和劳动力的伤害是长期的,是短时间内无法逆转的。

同样的道理,美国非要选择与中国脱钩,那带来的国内供应问题,带来的通胀失控问题,就要他们自己承受。收割日韩带来的日韩去工业化问题,日韩失去竞争力,导致未来进一步失去大国竞争条件下的对华优势,也要美国自己承受。当然,以美国当局现在只管选举的本性,他们大概也不在乎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