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月10日,美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拜登政府已经确定对华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新方案,这一预期可能会提高3倍,征税达到100%。此外,新的制裁案还包括其他措施,例如对华医疗器械、光伏领域加征关税。美媒打着所谓的“国家安全”的幌子,无非是要继续炮制特朗普时期“贸易战”的延续性对抗,征税达到一倍以上也会让中国的电动汽车在美销售特别困难。在拜登第一任期剩下的几个月时间里,美媒预计政府至少还会出台一到两次对华制裁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提到,因为有特朗普时期遭到美方的无端加税后,中国对美国商品立刻进行反制的先例,美媒这次也预估中国“不会吞下苦果”。之前德国媒体曾称,欧盟对华跃跃欲试准备出台反补贴加税措施,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中方对欧盟的反制手段,所以多国不同意如此做。再加上欧盟官员沃伊切霍夫斯基专门来“劝说”中国反制不要影响到食品贸易,可见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政客们迫切想加税打压中国,但商人们非常不想这样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对华隔空喊话,希望中国方面不要对美国的制裁有“强烈反应”。耶伦表示拜登对中国并无恶意,只是想让中国在半导体和清洁能源生产等战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简单来说就是美国不能在类似领域依赖中方,所以不得已采取关税手段避免该结果发生。耶伦还称她察觉到中国可能会对包括特斯拉在内的美国同类商品采取措施,但“美国希望看到中国没有对此进行强烈回应”,虽然现在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人士认为,耶伦的言论简单概括就是:虽然我们对华加税制裁了中国,但不允许中国还击我们,因为美方是“不得不”这么干的。该说法纯属扭曲式的解读,其一美方加税并不是出于什么“担心依赖”而纯粹是竞争不过,包括彭博社等美国媒体都承认,面对现在的中国电动汽车,美方的胜率几乎为零,这还是他们在加上本国补贴之后统计的;其二是任何一个国家遭到不平等的外贸对待,都有权使用关税作为经济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一遍制裁中国,一边喊着中国“别还手”是典型的自说自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还有,本月月初荣鼎集团有消息人士透露,相比较于美国来说欧盟不会对华如此激烈,即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临时关税可能在15%至30%之间。即使如此很多国家仍然会担心中国进行报复,这样欧洲车企会损失更多份额,尤其是德国企业更加苦不堪言。对此有评论称:“海盗的原则就是得不到就用‘抢’的方式,欧盟和美国大致如此;实际上相较于美国,只会鹦鹉学舌的欧盟更加令人厌烦,如此多的欧洲国家就被一个欧委会牵着鼻子走,非常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