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2年后特殊“重逢”!象山这对“钻石婚”夫妻接力捐献遗体……

近日,象山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遗体捐献纪念证书,送到了退休教师徐成英手中,感谢其父母双双捐献遗体,为医学科学事业做贡献,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妻俩的遗体捐献证书。

徐成英的父亲徐有夫,是象山第二位遗体捐献者,在2012年4月溘然离世后捐出了遗体供科研和教学使用。今年4月,96岁的母亲黄杏兰也安详离世,在举行完简单的告别仪式后,徐成英和弟弟遵照遗嘱将其眼角膜和遗体捐献,黄杏兰因此成为我县第八位遗体捐献者。

这对携手相伴60载的平凡夫妻,跨越12年相继达成了生前的朴素心愿,用无私的举动定义了大爱无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妻俩生前的合照。

黄杏兰和丈夫徐有夫都是大徐镇海口村人,育有一对儿女。但徐有夫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长期瘫痪在床,结婚几十年间都靠黄杏兰悉心照护。

女本柔弱,遇难则强。在女儿徐成英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生活贫困,但母亲黄杏兰却从不叫苦,反而生性乐观,常常凌晨三四点就起床,总是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养过各种家禽,种过水稻蔬菜,晚上还要做裁缝补贴家用,每天就像个陀螺一样干个不停。即便如此,黄杏兰总说:“我有手有脚能干活,心里就不觉得苦!”

淋过雨的人总想为别人撑伞。自己的生活虽然拮据,善良的黄杏兰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还总是愿意伸出援手。看别人家里断了粮,她会把家里为数不多的粮食和点心分出来一些;别人手头紧找她借钱,她也会毫不犹豫地拿出家中仅有的一点点钱去救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杏兰老人生前照片。

看着黄杏兰如此乐观豁达,常年卧病在床的徐有夫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内心也逐渐亮堂起来,开始琢磨着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好让同样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少受折磨。“父亲很喜欢听新闻,有一次听到捐献遗体或器官能给人带来生的希望时,他立即动了心,和母亲、弟弟说出想法后,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全力支持。”女儿徐成英说,“2007年12月底,父母和弟弟一起,在遗体捐献申请表上签下了名字,了却了一桩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生坚强乐观的黄杏兰老人。

从小的耳濡目染,在一双儿女的心中悄悄地种下了乐善好施的种子。平日只要有空,徐成英和弟弟都会积极参与公益团体活动,在敬老院、献血点等地,总能看到姐弟俩忙前忙后的身影。“母亲生前常宽慰别人,过去苦过也忘了、甜过也忘了,要学会珍惜眼前这日子,所以我趁现在还有能力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何乐而不为呢。”徐成英说。

来源:象山县传媒中心

作者:郑勤 洪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