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情我局已经关注到,目前正在调查当中,后期会公开发布调查结果。

楚小强丨文

由于存在将过期食品售卖给消费者的行为,被视为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标杆企业之一的麦当劳被推上风口浪尖。

5月13日,据新京报报道,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和麦当劳济南大学餐厅,均存在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使用过期食材、售卖过期食品以及偷工减料等食品安全问题。

在业界,麦当劳的卫生标准被认为比一般的餐饮商家都要严格。在麦当劳后厨,按规定员工从冻库取出食材后,就要为其贴上时间条,标注解冻时间、可用时间和到期时间。食材到期后,就需要丢弃处理。

但记者卧底发现,此次涉事的两家麦当劳餐厅,为过期食材更换时间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时是老员工负责更换,有时甚至是值班经理亲自上阵。本应被丢弃的过期食材,在经过一番更换时间条之后,顺理成章的被搬上了顾客们的餐桌。

不仅如此,涉事门店“偷工减料”也成为常态。比如,制作汉堡本需要8个鸡蛋,最后却只炒7个,员工直言“炒熟了也看不出来”;每个汉堡正常需要20毫升的酱,但为了节省成本就只用10毫升。

针对上述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山海新财经致电麦当劳中国了解情况,但多次拨打电话均未接通。

不过,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于5月13日向山海新财经表示,“这件事情我局已经关注到,目前正在调查当中,后期会公开发布调查结果。”

作为一家国际连锁餐饮品牌,麦当劳在中国有着30多年发展历程。从官网得知,中国目前是麦当劳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特许经营市场。截至2022年9月,麦当劳在中国有近5000家餐厅,每年服务顾客超过10亿人次,员工数超过18万人。

在麦当劳中国官网上,“致力于为每一位中国顾客提供美味、安心、高品质的美食”的字样赫然在列,同时其设定的《商务行为标准》中也写到,“致力于确保提供给顾客的食品、饮料是安全的”、“我们坚守食品安全的原则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在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

但从两家涉事门店的情况看,一些标准化管理手段在麦当劳涉事门店已形同虚设,制定的一系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似乎也流于形式。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已不是麦当劳首次因食品安全丑闻而翻车。此前关于麦当劳门店篡改保质期,使用过期食材的相关问题就曾被多次曝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麦当劳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存在诸多漏洞。

比如2021年10月,麦当劳因食品安全问题登上热搜,一位视频博主暗访了安徽合肥的麦当劳餐厅,发现了餐厅存在生菜发黑还在使用、更换到期食材标签等问题;2022年3月,南京某麦当劳门店的员工反映,该门店存在值班经理和店长授意更换过期食品标签、店内存在将过期肉类食材提供给顾客食用等情况。

就在近期,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亦有多位消费者投诉反映,麦当劳食品存在变质、吃出异物等食品安全问题,甚至有顾客直言“吃完后当天拉肚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食品安全法》中相关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同时,食品生产经营者被严格禁止使用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禁止为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