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之间选择了涨价。

有网友称,有个部门的职能,要不发布涨价公告,要不就是在研究如何涨价。

前几天,四条高铁线路一致发布调价公告,自6月15日起,高铁票价涨幅在20%左右!

5月9日,广州水价听证会,17人中9人支持水价上涨又掀起舆论风暴,再次击痛老百姓的物价神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价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此次听证会过半人员支持水价由1.98元涨至2.6元,涨幅达3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幅度实在有些吓人,普通老百姓现在的思想觉悟都如此高了吗?

居然过半人员哭着喊着支持涨价,钱多的是花不完吗?

还是这些参会人员本来就不是老百姓?

广州市近两千万的人口,就这样被9个人代表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年疫情之后,别说老百姓的工资上涨了,不降薪已是万幸,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灵活就业和再就业的路上,而生活成本依然在不断飙升,居民个人和家庭负债还在持续增高。

2023年三季度,央行称: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2024年一季度,央行称:促进物价温和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博大精深的文字之下,不论是“低位”还是“温和”,涨价都已经摆在明面上。

此前的放水刺激经济,大量资金流向了楼市和基建,现在的涨价则奔向了水电、天然气、高铁票等各类民生领域。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经济下行,叠加就业和收入的不稳定、家庭负债的攀升,老百姓的抗风险能力只会更弱,这也是不论政策再如何刺激终将成效甚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