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太阳鸟时评:中小企业活力迸发,倍增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日,中小企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4,比上月上升0.1点,连续两个月回升,高于2022、2023年同期水平,达到2023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增长,体现出中小企业发展质量不断改善的良好势头,也释放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的鲜明信号。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也是保障城市运转、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党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帮扶和救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从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再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一手抓帮扶、一手抓发展,助力中小企业爬坡过坎,成长壮大。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除2月微降之外,1月、3月和4月指数均有所上升。上扬的数据背后,显示中小企业总体形势向好,生产恢复加快,发展信心逐步增强,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提供了坚实保障。

提振消费信心,巩固中小企业升温回暖良好态势。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是观察中小企业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以来,从“年味经济”“赏花经济”到清明、五一等“假日经济”,全国各地网红景点游客不断、国潮小吃打卡火爆、乡村民宿受到热捧,“流动的中国”满载生机与活力。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出入境游持续升温,西安、桂林、三亚、张家界等地成为境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国内旅游“多点开花”、国际旅游活力蓬勃,推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注脚着我国服务业、旅游业持续回暖,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稳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换言之,文旅消费市场的浓浓暖意,彰显高涨的消费热情,也映照出中小企业回升向好未来可期的强大活力和十足韧性。

释放创新活力,激活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原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小企业要实现动力转变、要素变革、发展升级、效益提档,关键还是要激发创新内生动力,摆脱传统思维和固化路径依赖。自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来,广大中小企业以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等四大行动为着力点,加大对绿色、智能产品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实现生产-消费-回收-再生产”的良性闭环,不断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环保型产品的现实需要。与此同时,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创新商业模式,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广大中小企业持续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为企业抢抓市场机遇、赢得发展主动赋能添彩,也不断擦亮了企业品牌形象,有力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快数字转型,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是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的必经之路。当前,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广大中小企业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日趋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道路。不论是依托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开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训,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数据,还是开展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完善培育标准体系,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产业链配套协作体系和高精尖产业集群,抑或是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为新产品研发、生产、供应等提供一体化链式服务保障……乘“数”而上、驭“数”前行,既助力中小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绿色、安全等多重目标,进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也必将推动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中华大地竞相涌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垒台。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一场长跑赛,赋能中小企业提质增效重在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奋进当下,相信在消费提振、政策加持、数字赋能等多重因素叠加下,广大中小企业继续坚定发展信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做大做强,“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稳立潮头,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中行稳致远。

作者: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