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扎实完成好“两重”建设各项任务

5月13日下午,国务院召开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做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抓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强调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包括“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深刻领会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意图,吃准吃透政策,立即行动起来,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扎实完成好“两重”建设各项任务,为全国大局作出广东应有的贡献。

国债首要功能是筹集财政资金,可以有效扩大财政支出,应对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宏观调控作用明显。根据中央部署,超长期特别国债将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关现代化建设、发展急需、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难事,主要投向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这些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撬动作用明显。当前,广东正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两重”建设为我们提供了重大机遇。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抓住时间窗口,坚持国家所需与广东所能相结合,“两重”项目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相结合,抓紧谋划建立“两重”项目库,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盘子。

“两重”建设涉及资金规模大、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按照问题导向、精准突破、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原则,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优化完善操作细则。要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把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结合起来,既要编制完善规划,加强项目管理,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也要优化制度供给,用改革办法和创新举措破解深层次障碍,简化政策兑现流程和方式,以最简便的办法、最快的速度,让企业和消费者享受到政策。要积极回应民生所盼,把实物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结合起来,把项目建设和民生保障结合起来,推动办好一批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严格国债项目把关、优化投入方式,实施全链条全周期管理,确保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两重”建设事关全局和长远。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为系统解决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因此将连续几年发行,且发行期限明显延长,整体上更聚焦15年及以上超长期限品种,重大项目或搭配30年、50年期限。这意味着不仅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长远,统筹做好今年和未来几年的重点任务安排。今年要根据战略重要程度、急迫程度和项目成熟程度,科学做好项目筛选,争取早开工、早见效。今后几年的重大任务要与“十四五”规划落实相结合,与“十五五”发展需求相衔接,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既要统筹用好常规和超常规的各项政策,加强财政和货币金融工具协同配合,引导更多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又要更好统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更大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两重”建设,把民间投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强化全局思维,精准谋划项目,做好组织领导、协调联动、督办落实,以最快速度、最大努力推动“两重”建设落地见效,为坚定不移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实支撑。(南方日报评论员)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