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中所形成的文化瑰宝。

中医诞生在早期的原始社会,直至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

再经后人的不断创新,中医逐渐诞生了以使用中药、针灸、按摩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体系,挽救了无数国人的生命。

可就是这样的文化瑰宝,却在1953年险些遭到两位卫生部副部长的推动废除。

好在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极力阻止,将他们二人撤职,有力保证了中医的稳步发展。

那么,他们为何要废除中医?毛主席又是如何保护中医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卫生部废除中医

1950年8月,新中国第一届卫生大会在北京如期召开,一代医学专家余云岫也受邀出席,参加了此次大会。

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余云岫竟在会议上说出了废除中医的议案

他给出的理由是,中医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新中国如今已进入了新时代,那么中医也理当进行废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音刚落,卫生部的两位副部长贺诚与王斌,就认同了这一提案。

尤其是王斌,他毕业于成都医学专科学院,后来来到延安,更是担任了卫校校长一职。

他以自己对医学的见解,自创了一套教学方法,为我军培养了一大批医护人才,挽救了许多战士们的生命,就连毛主席都题写了“办的很好”几个大字。

所以,当他们二人给出“同意”的看法后,废除中医的声音竟长期居高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还制定了不少针对中医的各种规定,如中医想要治病救人,就必须先通过相关的理论考试,而试卷中大部分的内容又是西医的理论知识。

这使得当时大部分的中医都失去了从业资格,许多药店被迫关门。

如华北地区多达数十个县,九成以上的中医不具备行医资格,就连天津市也才只有55位中医勉强合格。

据相关数据显示,当时中国近百个大中城市,具备行医资格的中医才不过一万四千多人。

受此影响,中医在那几年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1953年12月,毛主席在听取卫生部的工作汇报时,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

为此,毛主席这样说道:

“对中医问题,不只是给几个人看好病的问题,二是文化遗产问题……对外来的东西重视了,反而对本国的东西轻视了……这样的思想作风是很坏的,很恶劣的。”

后来,毛主席还这样说道:

“针灸是中医里面的精华之精华,要好好的推广、研究,它将来的用途很广。”

为了把这个想法落实下去,扭转废除中医和“中医无用”的谬论,毛主席将贺诚与王斌撤了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至时间来到1954年,在刘少奇等人的努力下,中医的发展才逐步走向了正常。

从这一年起,全国各地医院开始陆续招收中医,还在医院里设置了中医科,就连使用中医看病也能用公费医疗进行报销。

除此之外,卫生部还在1956年废除了《中医师暂行条例》。

截止到1958年,国内已先后成立了数百家中医医院,无论是哪里的卫生机构领导层,都不乏中医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废除中医第一人——余云岫

余云岫,1879年出生在浙江镇海,由于早年丧父,他的童年生活可谓是在贫寒中度过的。

好在他自幼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十分优秀,还得到了公费日本留学的机会。

一次,余云岫在日留学期间不幸身患肺疾,他尝试了多种办法都无法治疗此疾,其中还不乏日本传统医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历史上,中国与日本很早就有所往来。

尤其是在唐朝时期,日本为学习大唐制度,派遣了多批遣唐使,中医也是在此时流传到了日本。

日本看到了中医的价值,并大力学习,再经上千年的不断演化,形成了以中医为主的日本传统医学。

而余云岫的的肺疾,却是由西医所治愈,由此他看到了西医的魅力,甚至还报考了大阪医科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思想先进的余云岫跟随一众爱国青年,选择归国参与救护工作。

当革命成功后,余云岫又选择回到日本,完成学业。

可以这样说,正是在日本留学的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他对中医的看法。

不仅开始对中医产生怀疑,还片面的认为西医已完全能替代中医的地位。

尽管他后来提倡国产医药,治病常用中药,也还是产生了废除中医的想法。

尤其是他所著的《灵素商兑》,里面就以大量的篇幅来否定中医,说中医是迷信的产物,缺乏科学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他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中医的治病理论太过虚无缥缈,其理论基础完全不符合西医的科学论据;

二是,中医虽在历史上治愈了许多恶疾,也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现代医生几乎对其理论一窍不通,仅能起到参考的作用,未能展现出科学中的探究精神。

三是,他认为中医偏安一隅,固步自封。

“历经上千年的时间,直到现代,还是把这个老戏法视作金玉良言,丝毫不去怀疑与研究,没有任何进步和改良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中医在面临现代的医疗问题时总会感到一筹莫展,这也是余云岫视作中医固步自封的表现。

四是,中医盲目科学化,别有用心。

当西方的科学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时,中医也不由自主地开启了“科学化”的进展。

一开始,余云岫对中医的这种改变是喜闻乐见的。

但看到实际行动,他就顿时大失所望,他认为那些力主中医“科学化”的人,过于提防西学。

因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废除中医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他受邀参加南京政府举办的全国第一届卫生大会,一众医学名流都出席了此次会议。

在会议上,余云岫首次提出了废除中医的议案。

这届会议因为没有中医参加,余云岫的提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不久后废除中医的说法就在社会中广为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当消息传出,全国几十万中医者都持反对意见。

无数反对的信函与电报犹如雨滴一般,不断涌入南京政府,社会各界也向政府联名请愿,取消废除中医的提案。

迫于舆论压力,南京政府只好接受了大众的提议。

虽然中医没有遭到废除,但此次事件也对中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不少人都已在心中彻底认为西医要比中医更加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历史上的第一次中西医之争

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中西医之争。

自从清王朝被西方的坚船大炮轰开国门以来,西方的医学理论就已在中国出现。

因为这种全新的理论知识对国人来说很是陌生,也就极少有人选择相信。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接触西医的人越来越多,西医依靠疗效快的特点,开始在中国扎根,并发展至一定的规模。

如鲁迅先生,便是早期提倡接受西医的代表之一。

尤其是进入民国时期,甚至还产生了拥抱西医、排斥中医的风气,因而引发了中西医之间第一次剧烈的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2年,北洋政府为了尽快完成西化,开始照搬西方模式,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西医。

由于此事无经验可鉴,只能模仿日本。

日本自全面西化以来,就几乎彻底取缔了传统的“汉医”,他们或是改行,或是接受西医的培训,才能继续拥有行医资格。

不过,中国与日本毕竟国情有别,北洋政府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措施,使用“三不”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2年,北洋政府成立了西医学校。

同年七月,又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具体将教学系统分为七个大科,其中医学大科对中医可谓缄口不言。

所以,这一学制一经颁发,反抗之声不绝于耳。

当时,最强烈的反对声音居然来自于西化最成功的上海市。

上海医学会长余伯陶联合各省中医学力量,成立了“医药救亡请愿团”,欲赶赴北京教育部将中医纳入医学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余伯陶等人还积极联系海内外支持中医事业的各方人士,他们一同公开拥护“医药救亡请愿团”的请愿行为,其中还有人不断上书北洋政府。

迫于舆论的压力,北洋政府也不得不作出妥协,于1914年1月16日公开答复中医教育不再另设有关课程的法令。

此举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医的地位。

此后,北洋政府虽仍旧没有将中医纳入医学大科,但对于建立中医学校的申请却是有求必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5年,北洋政府批准了首个申办中医学校的申请,后来,越来越多的中医学校在全国各大城市先后创办。

就这样,历史上第一次中西医之争,以西医未获全胜、中医未逢全败而告终。

除了余伯陶等人对中医的保护外,毛主席也为中医的发展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毛主席曾亲眼见证了中医的疗效

早在1913年,毛主席就在《讲堂录》中提到:

“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

毛主席之所以会这样说,正是有着自己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我党进行武装革命以来,蒋介石就通过各种办法来限制红军的发展。

首要影响,红军几乎断绝了补充物资的渠道,药品的缺乏更日益突出。

甚至可以这样说,每逢爆发战斗,我军都会有一大批伤员因缺乏药品,进而失去宝贵的生命。

于是,毛主席从实际出发,开始鼓励大家发挥出中医的作用。

蒋介石封锁了红军补充西药的渠道,难道还能禁止红军上山采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红军战士都是用中医治好了伤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4年初,延安边区爆发了感染性极强的传染性疾病。

根据《解放日报》的记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高达五百多人因此病失去生命,其中超过半数都是在半月内得病死亡的。

截止到1944年5月,仅在延安地区就有742人病逝,一时间人心惶惶。

好在李鼎鸣等中医代表站了出来,他们积极研究疫情,使用中医药方及时遏制住了疫情,将高达九成以上的病死率生生降至不足两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在爆发疫情期间,毛主席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只要到了下雨天,胳膊就疼痛难忍。

在延安的西医给毛主席开了不少药品,但都未起到任何的疗效。

无奈之下,毛主席只得寻李鼎鸣来治疗病情。

经过把脉,李鼎鸣非常自信地说道:

“吃完我给您开的这4副中药,就能治好病情。”

当时,西医都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没想到毛主席刚刚吃完第一副中药,病情就有很大的好转。

当吃完剩下的三副中药,毛主席的病情就得到了彻底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余云岫 百度百科

近代以来的中西医之争 中国国家历史

毛主席:看不起中医,这种思想作风是很坏的,很恶劣的 中医-红歌会网

毛泽东:这两种医生要合作 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