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在现代汉语中意思是,到远行人启程的地方,与他告别,目送其离开。

如果,我们单独停留在字面意思,那就索然无味。若仅将送别诗看作是对友人的情感抒发,那太或许简单。

因为,送别诗承载了一个时代一个人心理变迁。

比如说王维,他一生留下很多送别诗,每一首堪称佳作,流传千古。

与元二依依惜别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好友离去的不舍和担忧。

山中送别好友时,“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友人还没离开,就开始期待什么时候回来。

友人刚踏上行船,他的思念便涌起“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护送友人平安到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们即将要读的一首诗,可谓是一语双关。它是文人在“仕”与“隐”间的辗转挣扎!就像今天我们在“躺平”与“反躺平”中的摇摆。

《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初读平淡无奇,细品却能捕捉到王维的影子,王维的“佛”。

与李白、杜甫等人不同,“不得意”王维没有牢骚,只是一语带过,这正是他的“佛”。

下马饮君酒

这句是叙事,交代王维送别情景,与友人并辔同行,送了送了一程又一程,最终才下马设酒,准备与友人饯别。

下马之处,便是这次饯饮所在,简洁明了,点明诗题。

饮,是使动用法,“使……饮”,请下马来喝一杯酒。

饮酒饯别是古人送别常见仪式,如折柳送别、吹笛送别等。都承载着离别时的不舍与祝福。

别的是谁,王维没说,也无从考证。也许是相识多年的故友,也许是李白与汪伦这种初识的知己。

但我们知道:一声道别,转瞬分离。天长海阔,相见无期。

两人席地而坐,开始叙别,看似浅淡实则深情——“问君何所之”。

天下之大,朋友你将要去哪里?朋友坦言道:生活不如意,我要回乡去终南山归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归卧”,暗指归隐;“陲”,边界或边缘之地。

“南山”特指终南山,它是佛教、道教发源地,也是众多文人墨客,失意时心灵慰藉和归隐的首选地。

“不得意”,道出友人职场失意,和归隐决心,也触动诗人内心的共鸣。

不明确写具体什么不如意,不是没必要写,而是把想象空间留给读者自由发挥。

或许,十年寒窗苦读,期望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辉煌梦想终究破灭。

又或许是,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上升之路曲折迂回,难以如愿以偿。

又或者是,在情感屡屡受挫,情场失意让人倍感惆怅。

不得意,指出友人归隐原因,道出友人内心郁闷不平。

也许只有经历过,才能理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既然“不得意”,不如选择归隐深山,寻求内心的宁静。

友人自我安慰:人生有太多选择和可能,不必在一条道路上走到黑。换一种生活方式,或许又是一种智慧。

听到这里王维安慰说:你只管去吧,我无需多问,看山中白云无穷无尽,无边飘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一句,无常,已含蕴其中。

白云,如幻似梦,流转不息于天际。云起云生,无穷无尽。而尘世中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终有消散之时;而白云,依旧在天空中自由舒展,变幻无穷。

看遍长安喧嚣,尝尽人生酸甜苦辣,或许,真正的快乐与自由,便是如同白云一般,无拘无束,飘然自在。

这两句,有对友人的同情、安慰。也有对友人归隐山林生活的羡慕,与无可奈何。

王维羡慕友人,说走就走,做自己喜欢的事。而自己,身陷官场,为世事所牵绊,难以抉择。

这种心情,像现实中的我们,在离职与职场中摇摆。想了千种辞职的理由,却始终没有离开。

王维见证了盛唐变化,也领悟到官场险恶。他的传奇经历,让他写出这首《送别》,既包含对友人的慰籍,又反应自己内心复杂情感。

正是这首诗,孕育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庙堂与江湖,正如戏剧中的台前与幕后,是人生这台大戏的两端。台前台后两般风景。

但是,“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无论是在山林间,还是尘世中,只要坚守本心,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是一种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