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二战,很多同学都是纠结的,甚至会自我怀疑。事实上,有这种心理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不少同学纠结是否要二战

但是对于二战的考生来说,不光可能面对同学、亲友的质疑,很多学校也开始对其“设限“。

这两年,还有一些高校会在这个时期开展二战座谈会,去年还流出一些二战考生被限制考研的传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我们只要当年应届生

其实企业在春招、秋招时,会更偏向招当年的应届生。而且二战的大家脱离学校久了,找工作更多是走社招,难度很大。

文硕教育建议:二战的同学考虑在职考研,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压力会小很多。

家长:我不理解、但我要说

二战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家里备考,每天面对亲戚的亲切“问候”真的很难不烦躁。

甚至可能还会收到父母的质疑,一直在你耳边念叨,情绪压力+经济压力下,连气都喘不过来。

而且,如果当真的上岸了,可能没有多少人来表示祝贺,但是如果直接弃考在家等二战了,一些“热心”的亲戚可真是层出不穷。

“谁谁家的孩子今年考研没考上”、“老大不小了还没个稳定工作"......

大家二战之前,找个机会和父母聊聊,告诉他们你的想法,首先自己跟父母一定要保持战线一致,很多时候父母的不理解就是互相缺乏沟通。

考公:限2024届高校毕业生

之前总结应届生优势的时候,提到过考公、考编这一点。
后面有同学在评论区告诉我:其实很多岗位只限制当年毕业的应届生,不包括择业期应届生。

查了一下23年的招聘情况,发现对二战考生来说不容乐观,所以如果二战失败打算考公,这个限制挺残酷的。

自己:无尽的自我怀疑

二战的同学会想:去年的失败,今年还会发生吗?今年发生了,明年依然会发生吗?凭什么就不会再次发生呢?要是再一次失败我又该如何面对呢?

二战已经耽误了两年时间,很多身边的同学工作的已经步入正轨,考上研的已经过上了研究生生活,还有同学已经结婚了......

各种“幸福圆满”时常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是对的。

处境:四处漂泊的苦

很多二战的同学离开了学校,没有了寝室,在家里备考压力大、尴尬;在外面寄宿或者参加集训,还有租房备考花钱学却又内心纠结麻烦。

有家不能回,但是在外面学又内心煎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虽说二战有很多不利的外界因素,但同样也是有很多独有的许多优势!

不论是对于知识点的熟悉程度还是时间规划的把控,都是绝对的制胜法宝。如果真的决定要二战,千万不要灰心,更不要怀疑自己!

对于已经做好决定要二战的同学,给大家整理了几点小建议:

1、首先要和家里人好好沟通,积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真的觉得在家复习压力很大,可以尝试到寄宿机构或者租房备考,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性。

2、制定好清晰的目标和规划。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就专注现在,把心思放在过程而非结果,全力以赴、不留遗憾才是考研的真谛。

3.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千万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父母只会看到你的努力,不会因为结果而去过度指责你,其他人的看法更加不重要,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

人生啊,从来就是“如愿以偿”和“事与愿违”两者兼具的,不要觉得没有结果就是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