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患“巨人症”,身高达到2.36米,比姚明还要高上10公分,被誉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女巨人”。

可是尽管她与姚明同样都是高个子,他们的人生境遇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她不仅从小备受歧视,甚至就连摔跤都有可能会要了她的命,而她最大的心愿也仅仅只是希望能吃一顿饱饭

那么这位“女巨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故事?又为何会在40岁时英年早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凡而不平凡的童年

1972年,当姚德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石塘村的小女孩,会在日后成为“世界第一女巨人”,写就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传奇人生。

石塘村,群山环抱,土地贫瘠。放眼望去,村民们大多以农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姚德芬的父母也不例外。家中两位老人四个孩子仅靠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

为了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姚德芬的父母起早贪黑,常常在田间地头忙到虚脱。然而,命运却和这个勤劳善良的家庭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对于农村人而言,粮食就是一切,而姚德芬一家六口,粮食自然是越多越好,可不知为何,小小的姚德芬却展现出了惊人的食量

“别人家的孩子一顿半碗米就吃饱了,可我们家德芬却是一顿能吃一碗。”姚德芬的父亲回忆道,“有一次,她竟然一顿饭就吃光了两个成年人的口粮。”

除了惊人的食量,姚德芬的个头也如雨后春笋般飞速蹿高。七岁那年,她已经比村里的青壮年还要高出半个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姚德芬就像一株出类拔萃的小白杨,鹤立鸡群。乡亲们看到她,无不惊叹:“哎呀,德芬这孩子,长得真是快啊!瞧这个头啊,足有大人的一半高了!”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姚德芬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常人的差异似乎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她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渴望融入集体,得到伙伴们的认可。可现实却给了她一记重重的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德芬上学那会儿,身高已经超过了一米六。站在一群身材瘦小的同学中间,她就像一个璀璨夺目的明星,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他人的目光。

一开始,大家对她的高个子还觉得新奇有趣,纷纷议论:“你看那个姚德芬,才几岁啊,怎么就长这么高了?”“是啊,跟我们班的男生比,她都不遑多让了!”

可渐渐地,这种新奇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异样的眼光和难听的闲言碎语。“这姚德芬一定是怪物变的!”“就是,谁家的孩子会长成这个样子?”“离她远点,别被她传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学们在背后指指点点,对姚德芬避之不及,渐渐地,姚德芬成了“孤岛”。没有人愿意和她说话,没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

就连老师对她也是爱搭不理,生怕被这个“怪胎”连累了前程,每当同学们哈哈大笑、尽情玩耍的时候,姚德芬只能独自坐在一旁,看着他们,羡慕着,却不知如何融入。

她的心里有一个巨大的黑洞,时时刻刻在提醒着自己的与众不同。“为什么我会这样?”“为什么上天要让我这么高?”“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德芬无数次问自己,却始终得不到答案。放学的路上,路人惊奇的目光总是在姚德芬身上流连。

“看,那个女娃娃怎么长得这么高?”“不知道,该不会是得了什么怪病吧?”“啧啧,真是怪胎一个!”这些刺耳的话语如同荆棘丛生扎得姚德芬遍体鳞伤

她恨不得马上逃离,逃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无奈之下,12岁的姚德芬选择了退学,她整日躲在家里,不愿面对外界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看着女儿日渐消瘦的身影,心如刀割,却又无能为力,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上天要让一个无辜的孩子承受这样的痛苦。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1987年,15岁时,姚德芬身高已达2米。世界上最高的“女巨人”消息不胫而走,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

随后,她接受了当地电视台的采访,并登上了各大报刊杂志,瞬间名声大噪,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徽省体工大队的教练慕名上门,邀请姚德芬加入女子篮球队。“这样的身高,简直就是当篮球运动员的最佳材料!”

教练的一席话,点燃了姚德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她毅然决然地跟随教练远赴合肥,开启追梦之旅。

初到体校,姚德芬的新奇劲还没过,就被高强度的训练累趴下了。每天5点起床10公里越野跑只是“开胃小菜”,接下来还有大强度的力量、技术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姚德芬来说,这一切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为了心中的篮球梦,她咬牙坚持了下来。

慢慢地,姚德芬在球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队友们不再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反而对她的身高优势充满羡慕

“有了姚德芬,我们还愁拿不下冠军吗?”每当听到大家这样讨论,姚德芬都会暗暗给自己鼓劲:“一定不能让大家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巨人症"的阴霾

然而,好景不长,才训练了三个月,姚德芬就被一连串的伤病困扰,她时常感到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教练布置的训练计划根本无法完成。

终于有一天,她在训练中直接晕倒在球场上,被紧急送往医院。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诊断结果:姚德芬患上了罕见的“巨人症”,并发症还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脑垂体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她必须立即停止一切剧烈运动,接受手术和长期治疗。 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绝望。姚德芬没有想到,好不容易点燃的希望之火,却被病魔无情浇灭

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治疗费用高达几十万元,这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眼看着家里的积蓄即将花光,父亲还在长年累月地受病痛折磨,姚德芬背负着巨大的负罪感,一度陷入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生涯曙光乍现

然而,这个坚强的女孩并没有就此屈服。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姚德芬开始四处求职,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当地的一个歌舞团相中,应聘成为了一名特型演员

舞台上,姚德芬的身高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她时而扮演巨人,时而扮演将军,甚至还客串过“花木兰”。

观众们被她夸张的表演风格逗得前仰后合,欢呼声和掌声不绝于耳。一时间,姚德芬成了歌舞团的台柱子,也终于找到了久违的存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时光,是姚德芬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她和团里的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尤其是一位善良的老厨师,常常给她额外加菜,鼓励她要多吃饭,好好养病。

在歌舞团这个大家庭的关爱下,姚德芬渐渐走出阴霾,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然而,随着身高的不断攀升,姚德芬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2米36的她,找不到合适的鞋子,只能请人特制78码的大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久坐久站对骨骼和心脏造成了严重的负担,稍微剧烈一些的动作都会让她痛不欲生。即便如此,姚德芬仍然咬牙坚持演出,只因为不愿放弃来之不易的舞台。

重燃希望终成泡影

1999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得知姚德芬的遭遇后,广州一家医院主动提出,愿意为她实施免费的脑瘤切除手术

姚德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声道谢后,匆匆踏上了南下广州的列车,后来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姚德芬巨大的脑瘤被完整切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复后,医生为她测量身高,惊奇地发现她已经长到2米36,这一高度甚至超过了姚明,甚至躺在病床上的姚德芬还能达到2米40

就这样,“世界第一女巨人”的称号花落姚德芬,消息传遍大江南北,无数媒体蜂拥而至,争相报道这个特殊的女性。

然而,当人们沉浸在“巨人”的话题时,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姚德芬内心的创伤?多年的病痛折磨,让她的骨骼严重畸形,行动越发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控制癫痫的发作,她不得不长期服用大量药物。更让她痛不欲生的是,父亲因病情恶化,也永远离开了她……

回到家乡后,姚德芬重新开始了歌舞团的工作,尽管身体时常不听使唤,但她从未放弃对舞台的热爱。

为了更好地养活自己,她还向按摩师傅学习按摩手艺,凭借过人的臂力,很快就练就了一手好功夫,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妒英才,巨人陨落

正当姚德芬的人生重新燃起希望时,厄运再次降临,2009年的时候,她在一次意外中摔倒,导致颅脑严重受伤,从此卧床不起。

三年间,母亲悉心照料,医药费几乎花光了全部积蓄,最终,这个坚强的女人还是败给了病魔。

2012年11月13日,年仅40岁的姚德芬永远地合上了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距离姚德芬离世已经过去整整十年,回顾她坎坷、不平凡的一生,我们既为她的不幸遭遇扼腕叹息,更为她不屈不挠的精神而感动。

姚德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身高,而在于你如何努力地活着

236厘米,不只是一个数字,更是一个女性跌宕起伏的人生缩影,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上天能再给姚德芬一次机会,也许她会选择一个全新的人生。

但她的故事已经写就,她的经历、她的欢笑与泪水,永远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愿这个“巨人”的灵魂在天之灵,愿更多的人从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

姚德芬,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