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门诊上,合并痛风的糖友越来越多。痛风和糖尿病一样,属于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以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晶体的沉淀和组织沉积为特征,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流行病学统计数据表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中,12.2%~26.9%合并糖尿病;而在糖尿病患者中,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占45%~75%,其中大部分患者存在痛风风险。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痛风呢?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常常伴有肥胖、脂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等症状,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影响尿酸代谢,使得尿酸的生成增加,进而引发痛风。

无论糖尿病还是痛风,都可导致多个靶器官损伤,带来多种并发症,进而可能影响预期寿命。所以,当二者相遇,会让患者“痛上加痛”,各种靶器官损伤和并发症风险大大增加。

针对合并痛风的糖尿病患者,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建议日常应坚持糖尿病饮食和低嘌呤饮食方案,同时适量运动、多饮水,严格禁酒,控制体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降糖药除了考虑降糖效果,还要考虑降糖类药物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原则上以不影响尿酸的代谢,不会加重或诱发痛风的降糖药为佳,如SGLT-2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等药物。

治疗痛风药物应根据“急性发作期”和“发作间歇期”的不同,有所选择。“急性发作期”应采用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及时给予消炎止痛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等以缓解症状。“发作间歇期”应采用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促进尿酸排泄药物、碱化尿液药物等,以降低血尿酸水平,达到缓者治其本的作用。因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生化基础,尿酸不达标是痛风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建议普通痛风患者血尿酸应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存在痛风石的患者最好能控制在300μmol/L以下,以防止痛风反复发作。

糖尿病和痛风分别属于中医学“消渴”、“痹病”、“历节”等范畴,中医认为,消渴日久耗伤脾肾,致脾肾分清泌浊功能失调,痰湿内蕴,复感风寒湿热之邪,导致痰湿与血相结,化为浊毒,痹阻经脉,流注关节,引发痛风。治疗上应以祛湿化痰、泄浊化瘀为主线,同时以调益脾肾,贯穿始终。我院在临床中,多采用以国家医药发明专利《仙鹤参芪中药系列配方》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临床实践中,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根据患者证型症候、血尿酸水平、血糖指标、异常体征等的不同,以《仙鹤参芪中药系列配方》为基础处方,随症加减用药。通过滋阴清热、补益脾肾、化痰祛湿、泄浊散瘀、通络止痛等治则,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提前防护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同时改善胰岛功能障碍,平稳血糖,促使血糖、血尿酸的“双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