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字水中学初一女生何月峒收到了两封分别来自重庆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启爱大队和字水中学西区(玉带山校区)初中部的表扬信,以此表扬她4月27日见义勇为,在高家花园大桥到磁器口之间的嘉陵江水域勇救落水者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字水中学西区初中部通报表扬何月峒。

据了解,何月峒是一名桨板运动员,刚在5月2日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江津四面山站)中夺得多项冠军。5月15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采访了何月峒及其家长和教练,了解了她救人的故事。

女生爱上桨板运动

何月峒是一名13岁的女生,如何能下水救人?原来和她的另一重身份有关——她是一名桨板运动员。据她的教练蒋飞透露:"2022年8月,何月峒参加了我们的桨板特色夏令营,并取得了桨板运动水平等级证书,她自此就喜欢上了桨板运动。她训练很认真,也很努力,很多青少年选手上了中学之后因课业繁忙,训练时间都不固定,可她每周从不缺席,一到周六就跟我到嘉陵江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训练中的何月峒。

通过近两年的专业学习,何月峒成为了重庆青少年桨板运动员中的佼佼者,记者查询相关赛事报道时发现,她的名字多次出现在中国桨板公开赛、全国桨板锦标赛等全国赛事的获奖名单中。

去年11月在重庆开州汉丰湖举行的全国桨板锦标赛中,何月峒因为年龄超过了12岁,无法参加青少年U12女子组比赛,只能"以小打大"参加青少年U15女子组比赛,没想到"爆冷"夺得了亚军。

何月峒的爸爸何中强告诉记者:"我们全家都很支持她参加桨板运动,每年4月-12月,能参加的比赛我们都会让她去。当她获得站台机会(夺得名次)拿到奖金时,我们都会当场兑现支持她(比赛奖金一般兑现比较慢)。她从不乱花钱,会把奖金拿来升级桨板装备,以及外出参赛时给家人、同学、老师、教练寄明信片。"

日常训练江中救人

4月27日刚好是周六,何月峒和往常一样跟着教练蒋飞到高家花园大桥下训练,没想到遇到了意外情况。

据何月峒回忆,当天下午2点半左右,当她划着桨板从高家花园大桥下向磁器口方向移动了300米左右,突然发现有人在江里一沉一浮。"当时我看到水里有东西漂着,看着像个人。我靠近一看,还真的是人,于是赶紧靠岸叫江边钓鱼的一个叔叔打电话报警。因为当时蒋教练在岸边,我就叫了杨师兄(何月峒的师兄杨竣然,15岁)一起,划着桨板将落水者推到了浅滩。"她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月峒在训练中发现落水者。

蒋飞因为经常在嘉陵江开展桨板训练,所以他除了是一名桨板教练,也是一名水上救援志愿者,多次和弟子一起在嘉陵江救人。这次在何月峒和杨竣然将落水者推到浅滩后,蒋飞和钓鱼爱好者杨杰轮番对落水者进行了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吹气,一直做到了水警接手。

对于女弟子何月峒首次救人的表现,蒋飞很满意,他表示:"何月峒表现很冷静,遇事不慌,有条不紊地救人、呼叫支援,我为有这样的弟子感到自豪。"何月峒则回应道:"我觉得做这样的事很有意义,以后遇到了还会救。"

国内联赛斩获冠军

因为是首次参与江中救人,何月峒事后也将此事告诉了家人,她的家人非常支持她的行为,何中强表示:"我是事后才听娃娃(何月峒)说在江上救落水者的事情,我们都觉得她做得对!人就是要你帮我、我帮你,用自己学到的本领回报社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娃娃的妈妈还专门给她买了个溜溜球(悠悠球)作为这次见义勇为的奖励。"

考虑到何月峒只有13岁,可能会因救援过程中看到的一些场面引发不适,何中强也将此事与学校进行了沟通:"我们将事情跟班主任沟通了一下,希望给她做个心理建设。字水中学也很重视,专门让心理老师和娃娃聊了一整节课,事后也让我们多陪她聊天、玩耍。现在来看她心态调整得很不错,5月2日还拿了几个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与救援后的何月峒在五一节期间夺得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多项冠军。

何中强所说的比赛是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江津四面山站),何月峒在本次比赛中表现出色,一举夺得青少年1500米长距离赛冠军、女子200米竞速赛冠军、女子200米趴板划水赛冠军,以及女子U15组总积分第一。

夺冠之后何月峒对桨板运动更加热爱,还表示要当水上救援志愿者。于是5月9日,她加入了重庆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启爱大队,未来可以继续参与水上救援。对于女儿的选择,何中强表示:"我觉得娃娃能够主动选择当志愿者是件好事,我们家长也希望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月峒成为了一名水上救援志愿者。

为了表扬何月峒见义勇为、勇救落水者的行为,5月13日字水中学西区(玉带山校区)张贴了表扬信,并在当天的升旗仪式对此事进行了通报表扬;重庆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启爱大队也在5月14日向字水中学发出了表扬信,对何月峒的行为进行了表扬。面对外界的表扬,何月峒淡定回应:"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以后我还要参加更多救援培训,遇到有人落水还会伸出援手。"

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 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