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著名的千年渔港,博贺渔港是茂名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潮起潮落,伴随着以博贺渔港为中心的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落地、建设,这里也迎来发展新机遇。

日前,茂名市副市长、茂名滨海新区党工委书记梁荣杰带队调研渔港经济区规划建设工作,并对进一步加快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构建“渔业+”产业的新发展格局下,茂名滨海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禀赋,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推动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在打造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上取得新突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蓝色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足3000吨级远洋船靠泊需求

整体而言,博贺渔港资源优势明显,渔港面积、码头长度、渔船数量、单船马力、渔业产量、渔业生产总值、卸港量等七项重要指标位居全省第一。

从渔港到渔港经济区,茂名滨海新区优先着手补齐渔港基础设施短板,开展临港码头、渔船泊位、航道疏浚、港区照明等升级改造工程,推动千年渔港高水平扩容提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贺渔港。

据介绍,为全力做好基础设施保障,茂名滨海新区将新建直线型高桩码头,共26个日常码头作业泊位,其中卸鱼码头泊位15个、加冰泊位8个、综合管理泊位3个。同时,疏浚港池、航道及港内锚泊区,充分改善现有渔港渔船停泊条件。届时,港区容量将从1500艘渔船提升至2200艘,满足3000吨级远洋船靠泊需求。

随着渔港经济区升级改造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渔港“功能分区”将进一步完善,渔港渔船泊稳条件进一步提升,大幅提高渔业防灾减灾能力,激活渔业发展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构建岸海接力、联动新发展格局

在茂名滨海新区南部海域,蔚蓝的海面上,整齐排布着数十个硕大的重力式深水网箱。

去年末,茂名滨海新区正式启动海洋牧场项目——茂名滨海新区龙山食品公司架海重力式深海网箱项目,开拓了耕海牧渔之路的新起点。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提高“千年古港”的综合竞争能力,是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推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的有力抓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茂名滨海新区充分利用渔业资源优势,拓展深远海利用新空间,全力推动“海洋牧场+渔港经济区”融合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在茂名滨海新区莲头岭南部约0.6公里海域、面积48公顷海域,布设周长90米的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48个,有效养殖容积约4500立方米,主要养殖金鲳鱼、石斑鱼、军曹鱼等高价值海水鱼类。

唱响海洋牧歌,茂名滨海新区正在构建一条从种业、养殖、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切入口,将在博贺镇规划水产品精深加工区,主要包括水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精深加工中心、海洋文旅休闲示范区,解决深海养殖加工、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构建岸海接力、联动新发展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现“产加销贯通,渔文旅融合”

碧海蓝天、椰林婆娑、疍家文化、海丝印记……茂名滨海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渔港经济区实现“文旅兴渔”高质量发展的“跳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浪漫海岸。

随着黄金海岸带建设的推进,茂名滨海新区海洋文旅产业呈现出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趋势。近年来,滨海新区大力发展放鸡岛、浪漫海岸、海昌海洋公园等大型综合旅游项目,依托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先行段将西葛驿站、博贺渔港、莲头古港、沙尾银滩、防风林景观带等旅游地标串珠成链,打造渔文旅融合的精品旅游路线。

深入挖掘非遗民俗文化举办博贺开渔节、电城“四瑞巡游”活动,四方游客到新区能尽享非遗盛宴。目前,茂名滨海旅游度假产业集群初成规模,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成功申报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春节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民俗文化活动。

与此同时,茂名滨海新区正谋划推进西葛驿站便道、环冼夫人景区道路等便捷旅游通道建设,完善城市阳台、海边栈道、旅游驿站、滨海夜市等特色滨海旅游空间,丰富露营营地、水上快艇、休闲海钓、摄影拍摄、海味餐饮等多元滨海旅游产品,充实游客的游玩体验。

茂名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渔港经济区将紧紧围绕“一带双轴三区”空间布局,统筹联动海陆双向发展,打造现代化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实现“产加销贯通,渔文旅融合”。

南方+记者邹祥亮

通讯员李天李春婵郭倩楠

[作者]邹祥亮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