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文学作家敏感于时代的种种“变”与“不变”,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大时代的社会动荡与精神衰微,同时重构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和伦理秩序。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文学中的社会变迁主题研究”(18AWW006)指出,分析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生产经由变迁元素所呈现的自我形塑,有助于阐明文学创作、历史进程、社会转型、民族共同体和价值观演进之间的深层关联。
原文 :《变迁视角:重释文学生产的社会历史意义》
作者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胡强
图片 |网络
1914年一战爆发,1945年二战结束,这一时期堪称现代文明史上的剧变年代。在此期间,英国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与众多历史事件的交汇,折射了各种社会变迁因素对文学形态的塑造,反映了文学、历史与社会的多重互鉴以及文学自身的转型建构。通过社会变迁的视角,文学作品中的政治、经济、家庭、战争、宗教、道德等共同体元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符号意指、情感聚合和精神沉淀。系统梳理文学作品中的社会变迁主题,将在学科碰撞的新维度描绘出更为深刻与广角的思想图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新文化史、微观史、情感史研究也为文学与社会学、历史学的有机贯通提供了新的方法借鉴。知识交汇与学科互鉴不仅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引领了传统研究的自我创新,推动了文学研究新范式的发展。
变迁情境与文学的自我形塑
以一战爆发、二战结束为时间起始点,学界尚无针对社会变迁主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成果。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活方式、审美范式、集体经验和情感结构进行一种跨学科的互证与互释,有利于阐明文学参与历史进程和民族共同体发展的独特作用。梳理社会变迁主题的系谱,体现了文学探索的内在动力,也是多学科知识协同推进专题史研究的新尝试。从小切口进入大语境,以社会变迁主题为线索,审视特定历史时期英国民族价值观的形塑与嬗变,深入探讨文学创作在点、线、面上与历史事件、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新时代外国文学研究新话语体系的发展。在多学科、新资源的观照之下,开展变迁主题的跨学科分析,深度融合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梳理变迁要素、观念流变、知识脉络在历史语境中的思想延伸,分析其文学个性、地域特质以及对当下中国文化建设的意义,有利于阐明外国文学与国别区域研究的深层关联,从而在多学科汇通的平台上开展更为积极的思想对话。
在变迁情境中,文本与思想不断碰撞重构,呈现出文学生产、文化感知与历史境遇之间的多重对话。通过梳理社会变迁在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沉潜和虚构呈现,勾勒其系谱演进和文化症候,尤其聚焦于不同文本所呈现的情感焦虑、话语冲突和叙事偏向,有助于强化对历史进程和人类经验更深层的把握,也有助于探寻作品个性以及作品之间共性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的演进规律和文化特质。通过系统梳理、关联比较和深入研究,开展知识、逻辑和观念上的文学细读、话语分析与学科对话,通过多维度的学理统摄和思想阐释,以更开阔的视野梳理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文学的发展形态、演变机理和精神沉淀,挖掘文学文本所包孕的独特社会思想史价值,能够在时间的整体性、内容的综合性和范式的多学科性上进一步提升专题文学史研究的深度。
变迁主题折射了英国现代民族意识和文化共同体的发展。变迁研究关注语境认知与文本“厚描”之间的思辨挖掘。以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变迁、观念变迁、精神变迁、情感变迁为中心,分析变迁话语和变迁叙事的形成及其嬗变,考察变迁反应、变迁领域、变迁影响、变迁代价等元素在文学文本中的表征、沉淀及散播,以会通的视野强化对变迁元素的敏感,在坚持文学性的同时保持一种开放的研究姿态,有助于把握变迁观念在英国现代化进程与文化范式转型中所扮演的重要催化角色。立足于文明剧变的背景,聚焦特定历史时期文学话语的转型,考察其不同阶段的发展形态和思想内涵,梳理文学创作、观念塑形、社会变迁、价值观建设与现代英国民族认同的关联,以文史互释的方式分析文学生产在社会场域中的种种表意实践,有助于呈现一种学科互涉的知识学新景观,进一步廓清文学与历史、观念与社会互为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规律。
变迁表征与文学话语转型
变迁研究是现代性整体研究的重要一环,也是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开展文学、历史学和社会学协同视角下的变迁主题、变迁话语、变迁叙事与变迁情感研究,梳理变迁元素经由文学文本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观念旅行和观念流变,可以深化文学文本的思想性细读,助推新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设。深入探讨变迁主题的流变在专题文学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社会转型和历史变革的背景中探寻变迁主题的传统渊源、文学表现和演进轨迹,分析作家作品的个性化、群体性风貌与时代精神和社会心态的互动,挖掘社会历史事件和英国民族价值观在文学作品中的内涵体现与形态特质,阐释其内蕴的民族经验、价值观体系对文学经典化生成的推进作用,有利于在学科交汇中突破传统研究的束缚,推进外国文学研究在思想史层面的再出发。
社会变迁是一个社会学术语,也是一个思想史命题;是文学生产的背景和语境,也是文学作品走向经典化的重要基础。对社会变迁主题的塑造、提炼与阐析,体现了文学创作在复杂社会结构中的合法性根基,是文学研究开展批判性社会分析的有机构成。社会变迁与文学生产互为型构,共同参与了公共话语和社会价值观的构建,呈现出特定历史时期文学介入社会公共生活的共生关系。从社会变迁的模式、反应、影响、代价等维度出发,分析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生产经由变迁元素所呈现的自我形塑,有助于阐明文学创作、社会进程、历史转型、民族共同体和价值观演进之间的深层关联。
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文学创作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时代敏感和精神洞察。“观念”研究,既是思想史的有机构成,又是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观念变迁的层面,文学与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构成元素一道,不仅构建了一个理解历史进程的意义框架,也通过文学文本的细节呈现折射了观念变迁的具体形态和演进逻辑。文学细节在刻画历史进程时往往更能呈现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性,我们尝试将散落于文学文本中的变迁细节重新串接梳理,加以理论批判和实践阐发,这是从微观细读走向大历史宏观体认的一次思想旅行,也是推进专题文学史研究的一次方法创新和范式重构。我们强化整合性思维,力图经由变迁因素的呈现更深入地理解文学虚构背后的历史真实,理解社会转型过程中诸种变迁因素对民族身份构建和共同体形塑的特殊意义。以社会变迁元素的多维聚焦为中心,阐述作家在公共场域中的文化立场和伦理取向,揭示社会变迁主题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形成方式与思想特质,有助于以本土视角进一步强化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主体意识。
如何理解文学经典在传承、融聚和建构民族共同体价值观中的作用?如何从急遽的变迁中发现社会失序、文明衰落的线索?如何在战后世界重构一种稳定、理性的话语体系,重建一种对话性的、可持续的公共生活?如何通过分析文学的经典化过程,以更具整体性的思维把握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西方社会的思想流变和文明转型,推进对当下世界的理解?文学生产与社会变迁彼此塑造,互为型构。文学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体现了民族传统、历史事件、文化观念和社会现实对思想话语的塑形,通过对和平、正义、秩序、理性、责任、幸福等关键词的强调,分析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生产背后的社会变迁轨迹,分析文明巨变时期文学生产与社会变迁相融共生、互为形塑的嬗变主线,有助于共同体精神的凝聚和提升。变迁研究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和阅读体验的深度融合,着力推进点、线、面三个维度的立体性建构。“点”就是在历史语境中对具体作家作品中的变迁要素的深入剖析,“线”就是围绕社会变迁的主轴所形成的文本谱系,“面”就是从文本细读再出发,在情感、观念、道德、价值观所构成的历史场域中重新审视变迁元素如何推动了文学经典化的形成,如何强化了对民族身份和共同体发展的形塑。正是通过对“点”“线”“面”的整体把握和深度阐释,学科互涉的路径才有了更为坚实的根基,才有可能推动相对“静态”的传统文学研究走向一种更具思想流动性的文化实践。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文学是一份厚重的文学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这份遗产展现了过往世界的思想价值,也凸显了面向未来的历史意义。探寻社会变迁与文学经典化的共生过程,以变迁视角重释文学生产的社会和历史内涵,体现了重要的时代紧迫性。在日益碎片化的后现代语境中重读经典,也就是在变迁情境中重塑一种更富整体性的公共精神。在长时段史学概念的框架下,文学与历史的边界呈现出一种别样的交融与碰撞,切口越来越小,纵深越来越大,宏观的提炼把握与细腻的分析整合体现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批评张力,也呈现出一种充满思辨性的思想追问。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01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