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儿女,是否应该介入父母的情感纠纷是一个深刻的内心挣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由于孩子们与父母共同生活多年,对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模式都有深刻的理解。如果其中一方遭受了不公平对待,大多数子女会倾向于支持另一方。

有些情况下,子女可以起到调解的作用,但在其他情况下,这样做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助长不平等的行为。我们不能仅仅为了家庭表面的和谐,而忽视了其中一方的痛苦。

有一个女性就展现出了明智的选择。她了解到母亲在多年的婚姻中承受了巨大的委屈,当母亲考虑与父亲离婚时,她表达了支持。然而,这一举动激怒了她的父亲,他甚至拒绝承认这个女儿。

这个女性姓王,32岁,她的童年是在父母不断的冲突中度过的。她的父亲游手好闲,性格暴躁,经常对母亲动手。母亲之所以留在这个家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愿意丢下她不管。

随着王女士的成长,她成家立业,更加体会到母亲的不易。当母亲决定结束这段婚姻时,王女士没有阻止,而是表达了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这个决定,引发了王女士的父亲——我们称之为王先生——的愤怒。他认为女儿不仅没有劝阻母亲离婚,甚至还站在了母亲一边。

王女士明白母亲的艰辛,多年的忍耐已经让母亲不堪重负。母亲明确表示,如果不离婚,她宁愿选择死亡。

为了让母亲的愿望得以实现,王女士求助于社区调解员,希望他们能帮助母亲和父亲离婚。

调解员来到家中,王先生的情绪非常激动,坚决反对离婚,并且责骂女儿忘恩负义。

调解员了解情况后,尝试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劝解,强调婚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自愿的基础上的。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共识,那么分开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你们两个吵吵闹闹一辈子,大家都一把年纪了,何不放过对方?也放过自己,彼此过几年舒心的日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师傅听后勃然大怒,我绝对不是你这个女儿,作为儿女,她应该只能说是在中间和解,结果她却支持妈妈离婚,天下间哪有这样的孩子?

王女士当即表明自己的态度,无论你们两个以后是否在一起生活,你老了我都会给你养老的,我之所以会支持妈妈和你离婚,那是因为我知道他吃了很多苦。

我妈话都说到那个份上了,她说什么都要离婚,宁愿死也不想跟你一起继续生活,你让我怎么办?眼睁睁看着我妈去死吗?

调解员也在一旁开解,婚姻需要双方共同去维护,但你却没有好好爱惜自己的妻子,如今她要离婚,我们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妥。

养老方面你也不用担心,如儿也说得好好的,以后会给你养老,分开或许也不是坏事,也许你们两个会过得更开心呢?

在调解员轮番劝说下,王师傅的态度有了动摇,表示要考虑一下,如果他真的不想跟我在一起,我也可以同意离婚,但女儿必须要跟我签份协议。

王师傅就说出了自己的要求,让女儿签一个赡养协议,要不然我怕他不认账,王女士看到父亲妥协了,满口答应下来,最后将事件完美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一起调解案例,可以说是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纵观有些三观不正的调解员,他们从不考虑因果,只会一味的道德绑架,要求别人怎么做怎么做,没有一点是非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