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认为,2013年广州GDP1.51万亿,苏州1.29万亿。2023年广州GDP3.04万亿,苏州2.47万亿。广州对苏州领先优势从2200亿扩大至5700亿,至于天津,更是领先了1.3万亿之多,这些年广州经济增长还是不错的……

广州城市风光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2013年深圳1.52万亿,重庆1.3万亿;2023年深圳3.46万亿,重庆3.01万亿。前后这两个才是广州最大的压力源,跟苏州天津比就没意思了……

第二种观点不敢苟同,一个是特区头牌城市,一个新晋级直辖市,广州为什么要整天和他们比?更不用说三级财政的事情,有些连普通省会的福利都比不过。

广州发展势头没有北上深猛,根本原因在于钱,财经政策倾斜让这些城市有可以任意烧的钱,比如深圳,现在因为供出了个比亚迪而被人称赞,但很多人忘了,深圳可是花了以百亿计的巨额资金供养着比亚迪近二十年,广州可以吗?

当然不行,三级财政令广州财政上捉襟见肘,能给小鹏等电动车一些补贴已经不错了,当年特斯拉是先和广州谈的,广州满足不了这些要求才去的上海!

广汽埃安为什么前几年没有大投入研发,因为广州市本身就依赖广汽上缴的税收和利润,怎么可能在前景未明的情况下大投入电动车。人们在称赞深圳扶起比亚迪的同时,请不要忘了:

2016年起深圳巨资买入或帮扶万科和恒大,到目前为止账面也是亏的!那有什么神,靠的是有钱猛烧。而深圳的钱是这样来的:

首先是低税吸引投资,早期是全市都低税,税务优惠结束几年后,又来了个双十五所得税的前海,知道这对珠三角其它城市意味着什么吗?

不但最优质的企业(包括创业的人才和资金)被深圳吸走,而且有不少广州等地的企业,明明经营活动不在深圳,也要把注册地放在前海,以达到少交税的目的!

其次是二级财政,广东是一个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省份,粤北粤西等地方根本无法自立,于是广东省必须实行三级财政,从富裕的市里拿钱分给穷市过活。

广州城市风光

而深圳又不给广东省上缴,这就把压力全放在广佛莞惠珠中等身上,于是广州等城就没钱了,而发展是需要钱的,比如吸引优质高新企业靠的是大幅补贴(不是什么精神力量)。

这样一来,广州等城在税收补贴落后的情况下陷入恶性循环,深圳则在财政政策倾斜下得到良性循环,它把很多原本由珠三角一齐吃的蛋糕,变成一股脑大部分给了深圳,这与什么眼光精神无关,就是钱在作怪。

深圳靠低税、财政高自留和股票交易所这三板斧,收割着珠三角这个富裕地区的财富,这可不是其它省份普通二级财政城市能比的。

实际上,在法治环境营商环境建设这一块,广州一直名列前茅,在国内数一数二。比如2008年广州是全国第一个向社会公开政府开支账目的,其它城市才跟风。

又比如去年广州中院是排名全国第一的,不要以为深圳这几年在营商环境排名中拿第一很了不起,有心者可去查查这三十年来,广州和深圳的各种评比中总体谁赢?

当然是广州赢,但这有什么用,很多企业来广东,先去谈的往往是广州,待遇不如期望才去的深圳。十几年前海归人才意愿地是北上广,没人想去深圳(主要是嫌教育和医疗差)。

但近些年广州不再是海归目的地,深圳却上去了(尽管医疗依然差),这就是钱决定一切!目前看,深圳凭借的“三板斧”(低税、财政高自留和股票交易所),广州确实有点扛不住。

广州城市风光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