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怎样才算成熟?

有人认为,一个人年龄增长,阅历增加就是成熟

其实不然,真正的成熟,也许更表现为精神上富足。

正如康德所说:

“成熟不是身体上的事,而是灵魂上的状态。”

有的人虽年龄渐长,思想上还是有点幼稚,不会处理事情。

而一个成熟的人,有这三个特征。

1

不抱怨,多自省

曾国藩家书里说:

“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发牢骚太多,容易把自己的出路都堵住了。

成熟的人知道,遇到不顺,只抱怨,不解决问题,需要从自身找原因。

电影《热辣滚烫》里,杜乐莹大学毕业,没上几天班,就赖在家里躺平,虚度光阴不说,体重也涨到200多斤。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杜乐莹32岁时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打击:

闺蜜莉莉劈腿自己的男友杉子;

与妹妹乐丹打架输了,被迫离家出走;

认识了新男友昊坤,一片真心却惨遭抛弃。

最悲催的是因为太胖,自杀未遂。

一连串打击让杜乐莹变得成熟起来。

她没有一味抱怨为什么会这么倒霉。

她仔细反省,当自己弱的时候身边才都是坏人,一定得改变自己。

她学习拳击,努力减肥,用一年时间减一百斤,完全变了个人。

布朗宁曾说过,

“能够反躬自省的人,就一定不是庸俗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取得一番成就的人,离不开多反省自己。

宗庆后年轻时吃了不少苦,17岁被下放到农场,一待就是15年。

多么宝贵的一段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不过也正是这段时间让他变得成熟,32岁时有机会得以回到杭州,当了一名工人。

每当提起农场岁月,宗庆后从来没有抱怨过,反而从这段特殊经历中去反思,他说这段经历让他学会了吃苦,也锻炼了他的身体。

日后创办娃哈哈集团,经营企业时又遇到了不少困难,他也从不抱怨;

而是不断反省,吸取教训,勇敢面对并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怨天尤人难进步,常省自身可成事。

2

不张扬,喜低调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才能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一个成熟的人,不喜欢显山露水,而喜欢低调。

与这样的人相处,能够感受他的平易近人,如沐春风。

想起一则趣事:

某年北大秋季开学,一新生提着行李来报到。

由于入学流程较多,不方便提着行李去办手续。

这位新生看到旁边有位老人,穿着比较朴素,以为他是看门大爷,便把行李托付给老人,让其帮忙照看一会。

九月的北京,天气还有点炎热。

有人跟老人说,天这么热,要不您回去休息吧,我来替您。

老人说不用了,要是换了人,那个新生可能就认不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又等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新生回来。

老人也没有埋怨让自己等的时间太长,笑眯眯地走了。

过了几天,开学典礼上,新生惊讶地发现前几天的那个老人,竟然坐在主席台上,才知道那是北大副校长季羡林老先生。

季老一辈子经历过太多事情,心境已变得成熟。

晚年的他更是变得低调沉稳,一点架子都没有。

世间繁华皆过眼,知足常乐不炫耀。

这世上的繁华都如过眼云烟,做人还是应该低调,不炫耀为好。

有个网友分享了他爸的故事:

他爸经常教自己,一定要低调做人。

他爸年轻时,因为高调曾吃过不少亏。

年轻时在大城市打拼,挣了不少钱,回到村里后不懂得低调,经常跟人说自己挣了多少钱。

时间一长,亲戚朋友都知道他爸有钱,就都来找他爸借钱。

后来借的人实在太多了,做不到每个人都借。

那些借不到的人就生气了,说他爸不够义气,小气鬼,等等。

借出去的钱也有一大半打了水漂。

这就是不低调的后果,损失了金钱,还落个白眼狼的名声。

高山流水遇知音,低调人生显高人。

3

不浮躁,多求知

周国平说:

“唯有内心富有充盈,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内心难免浮躁,成熟的人,会通过学习来对抗浮躁。

苏轼45岁时,被卷进“乌台诗案”,差点丢掉性命,后来被贬官。

初到黄州,生活窘迫,幸亏有好友相助,苏轼学会了开荒种地,自食其力。

苏轼没有一直因为被贬官而郁闷,他利用这段时间刻苦读书。

研读《论语》《易经》等经典著作,并且笔耕不辍。

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千古名篇,比如《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定风波》等。

除了读书,苏轼还研究绘画、美食,这些也帮助他从浮躁中走了出来。

麦家曾说过:

“这个时代人心浮躁,而人生至关重要的不过是寻求内心的宁静,不要让书离我们远去。”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点浮躁,不妨就花时间读读书吧。

日本作家岸见一郎曾分享自己的经历:

年轻时心脏生过病,白天只能卧床休养,想读书都困难。

晚上又失眠,时间一久整个人变得很浮躁,一度有自杀的想法。

还好家人发现了他的问题,及时带他去治疗,一段时间后,终于可以读书了。

通过读书,他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并且把读书的感悟写下来,寄给报社。

文章发表后,有不少读者说他的文字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他也受到鼓舞,陆续写出了多本畅销书。

平庸之人迷失于浮躁,成熟之人成长于求知。

无论外界怎样,我们都应该摒弃浮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求知进步才是处世之道。

不抱怨,多自省。

不张扬,喜低调。

不浮躁,多求知。

愿你人生的每一步都充满力量和希望。

做一个成熟的人,向着美好的未来坚定前行。